028 風流去(1 / 2)

北魏鹹平元年六月十三,楚王拓拔卜實克稱忠義大元帥,北魏五道節度使,起兵造反。同月十五,中京道留守觸石歧輸誠,中京道盡落楚王之手。臨潢府,暗流激蕩。是年,鎮壓北疆大地百年的北魏帝國隱隱開始了搖搖欲墜的曆程。

史載曰:靜帝少有才華,奈何為權臣所壓,待少主執事,天下亂象又起,外有強敵環伺,內有梟雄並起。北魏之亡,非是天時,亦為人謀也!

臨潢府,皇宮。

時光荏苒,十年已去,曾經的弄臣元歸政依舊是小皇帝的腹心,因為他經常給小皇帝帶來一些好吃好玩的東西,所以聖眷也是一直不衰。前些日子,元歸政便從中原弄回來了一樽座鍾,雖然笨拙,但是卻是頗得小皇帝的欣喜。

大慶殿,小皇帝拓拔寒穩穩當當的坐在禦榻上,不,說是小皇帝或許有些不合適了。畢竟,十年過去曾經靈巧可愛的小皇帝,也變成了一個肥圓肥圓的胖子。誠然,坐在馬背上長大的他們,鮮少有能夠長得胖的人物,但是在這一群人之中,卻也有著那麼幾個個例。比如,小皇帝拓拔寒。

十年間為了藏拙,拓拔寒將自己養成了一頭癡肥的蠢豬。他知道自己一無所有,準確的說是除了身邊的太監以外一無所有。為了讓自己變得安全一點,為了讓自己變得好控製一點,他開始將自己鋒芒盡數收起。蕭得裏特是一個成功的權臣,他用二十年的時間將北魏王庭的威嚴抹去。不,不是北魏王庭的威嚴,北魏王庭的威嚴依舊,但是北魏皇室的威嚴卻是所剩無幾。

滿朝的文武之所以能夠安分下來,全然是因為蕭得裏特鎮壓著整個朝堂。就好像是煮沸的大鍋一般,蕭得裏特就像是一塊大石,穩穩的將所有的壓力都壓在那一層薄薄的鍋蓋下。雖然穩當依舊,但是卻暗流洶湧。有朝一日若是那個大石失去的話,等待的未來會是什麼呢?

毫無疑問,爆發!

蕭得裏特做了三十年的權臣,將北魏朝堂玩在手裏二十年整,皇子王孫,公孫貴胄死在他手裏的不可勝數。固然,他將所有的異動都壓下,但是在壓下這個異動的同時,他又給那些人做出了一個典範。

權臣的典範!

或許正如中原人所說的那樣,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血脈為尊的氏族製早在百多年前被他們扔到了臭水溝裏,如今天下奉行的都是一點,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而這天下之中,北魏尤甚!

大趙有著禮儀教化,有著三綱五常,對於他們而言,君王雖然沒有以往的神聖色彩。但是,在橫渠先生的書中,卻將君王稱為百姓之大兄。天地乃萬民之母,君王又是其中之長,故而君王是萬民之長。這是號稱對君王最不尊重的氣學中所言,除此之外,道學,心學什麼的自然是不要再提。而且還有一點便是,大趙養士,自然也會有著一批為國效忠之人。雖然說這些人大部分都沒有什麼本事,但是,總歸也是個支持者不是。

而大夏?

大夏初立,盡管說文風體係未曾建立,但是卻也頗為注重天地君親師的排序。當然,還有一點就是,自從大夏建立以來,對北魏表示的頗為恭順,雖然沒有到學石敬瑭做兒皇帝的地步,但是前往臨潢府進貢的使臣卻是從來都沒有少過。

當然,按照李信的話來說就是,‘既然一條腿已經跪下了,那幹脆把另一條腿也跪下得了,反正現在不是咱們惹風頭的時候,老老實實的縮回來種田,總有咱們出彩的時候。’對於李信的這句話,傅青主等一眾執政了解的非常困難,但是當他們真正了解之後,卻是對自家的陛下感到了由衷的敬畏。

這臉皮,深不可測呀!這節操,深不可測呀!這底線,深不…

話說,在李信的身上還能找到這些稀缺的東西。

人做了官之後,就不能要臉。而做了皇帝之後,就更不能要臉。當這個不要臉的職業碰上了一個不要臉的人的時候,那麼,千古一帝誕生了。前有秦皇漢武,後有唐宗宋祖,可以說要臉的人你做不了皇帝,不要臉的人你才能稱的了君。

元末時節,江南三家反王並立,朱元璋,張士誠,陳友諒。張士誠占據最富碩的兩浙,故而進取之心不足,但是人家有錢,所以也沒把爭霸天下當回事。所以,未來的天下之主就會在朱元璋和陳友諒之間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