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 解答(1 / 2)

李信把話說完,殿中的一眾人等全部都是陷入了沉默之中。沉默的原因很簡單,李信說出來的東西實在是太過令人驚訝。在大夏的體製當中,即便是皇帝本人也不具備無緣無故罷免首相的資格。即便是首相才華不夠,但是隻要做了內閣之首的位置之後,那麼毫無疑問的,他這一個位置就可以坐滿五年。誠然,首相連任不得超過兩屆,甚至有些首相隻能任職一屆,但是比起來諸多隻做了半個月首相便被光榮退位的大臣們來說,這已經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音訊了!

而如今,首相的權力終於是有了被製衡的一天。更老院的設立可以說從一開始就斷絕了內閣一家獨大的局麵出現,即便是如今內閣總領百司,但是這一個製衡的東西卻是出現了。可以說,有了製衡之後,內閣首相的權位已經不複以往高高在上的局麵。而且,更老院講究的以政績進入的規矩更是令人向往。

百司重臣,封疆大吏,可以說能夠在這些位置上做出來成果的大臣基本上都是一個個活脫脫的老狐狸。說一句不好聽的話,比起來真正的狐狸他們就差那一身毛皮。麵對著這一群年老成精的人物,可以預見,未來的內閣首相的日子卻是不太好過了。

不過,李信也正是預見了這種局麵,所以在讓這些年齡不小的老臣發揮餘熱的同時,也極大的限製了他們的權力。可以說,雖然更老院地位尊崇,但是從一開始他的權力就被死死限製在了監督與彈劾這兩個上麵。至於罷免,這個東西也就是看看就可以了。畢竟,更老院之中的權力實在是太過分散,十二大議政什麼的能夠讓人下手的機會實在是太多。

除非是那些個惹得天怒人怨,或者明言說要造反的大拿以外,更老院基本上都不會集中在一起的。所以,在大多數的情況下,能夠達成彈劾的地步,就已經是相當不錯的結果了。

不過,這些事情大部分的官員卻是已經無法想清了。畢竟,罷免首相這四個字已經如同夢魘一般籠罩住了他們的心靈所在,更老院的存在,瞬間成為了他們更大的追求。須知道,隻有政績出眾的大臣才有資格進入更老院,所以,能夠進去的人豈不都是政績極其出彩的人物。

看著下方一個個臉色變換的大臣,李信嘴角一撇,卻也是沒有再多說話。畢竟,人家好不容易有了一個盼頭,所以這個時候還是不要去打攪他們的思索了。雖然他說的霸氣非常,集齊更老院之中三分之二的票數就可以罷免首相。但是這個東西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噱頭罷了,每一個人都有私欲,因為這些私欲的存在,所以人類很難集中在一起。

畢竟,人類這種東西,在向外充滿了攻擊性的同時,在自己的內部同樣也是充滿了攻擊性。要麼是外鬥,要麼是內鬥,這一內一外兩個東西卻是伴隨了人類文明的整個史冊。所以,更老院的權力看上去是大,但是終究是空中樓閣,沒什麼值得說道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