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的考核製度必定會帶來官員行動效力的提高,為了保住自己頭上的官帽子不被別人摘掉,這些官員必須強迫自己動起來。而且,這個動起來也不隻是表麵上動起來,其中最終的一點就是政績!
正如前文所言,在大夏政績便是代表了一切。隻要是做出了政績,加官進爵封官許願,一切都不在話下,但是,如果做不出來政績,那麼嚴格的懲罰就會降臨在他的身上。而且,這個所謂的政績還不是你做出來了就算了,而是你得切切實實的做出來東西。
如果做事沒有做好,反倒是捅出了簍子?!那麼不好意思,內閣問責州縣的時候你自己就得擔待著。所以,大夏的官很不好做!一個官員若是屍位素餐,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話,那他這個官可就真心是做不長了。
所以,雖然評吏司的考核僅僅開始了三次,但是卻在眾多的官員心中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為了能夠在評吏司的考評中得到一個好的評價,一幫大臣可以說是準備著各顯神通。當然,這裏麵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如何獲得政績!誠然,即便是你使了銀子,而且人家收了人的銀子,但是人家能夠做到的無非就是在你又有的政績上稍稍潤色一下,譬如下上改成中下,可是,這一切的前提卻是你切切實實的有了政績。
畢竟,你手裏麵得有了東西之後,人家才可以幫你。若是你的手中空白一片什麼東西都沒有,就算是人家評吏司的人再怎麼給你麵子,也沒有什麼可說的。須知道,你要當官,人家也要當官。你自己的前程在那裏放著,人家的前程也在那裏放著,沒有誰注定是為了誰犧牲。所以,自己該拿到手的政績還是要拿的。
在如今大夏最好拿的政績莫過於兩種,一是遷民,二是工廠,三是教育。遷民之事關係到國家,他注定是沒有什麼插手的機會,第二個工廠也是空中樓閣,他雖然不是白癡,但是對於工廠之類的事情他也是知之甚少。貿然插手的話,做不做出來政績還是兩說,但是若是惹出了亂子的話那絕對不是他所願意看到的景象。畢竟,他老人家做官是為了加官進爵,光耀門楣而來的,可不是為了接受別人的懲罰而過來的。所以,這一個東西,他注定是不太想碰。
於是剩下的東西也就隻剩下了治學一項,蒙學一事作為有夏一朝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一直都被李信看在眼裏,盯在心裏。然而,與李信的期望相反,蒙學推行的前期或許算得上是順利至極,但是到了後期之後,卻是受到了難以想象的阻力。
寒戶的家長不隻是目光短淺還是別的什麼,就是死死的盯著眼前的一點利益,全然不顧子孫後輩的前程。當然,這個怒火在駱大祥的心裏也隻是微微一點罷了,真正讓他氣氛的東西並不是這個。事實上,他們進不進學與他駱大祥有什麼關係,就算是這潮安縣的百姓盡數死了個幹淨,與他也沒有一分兩分的關係。真正讓駱大祥氣憤的是,這些不長眼的寒戶阻擋了他的前程!
可是,他還偏偏沒有什麼辦法。
在古老的擊壤歌裏麵就曾經唱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帝力與我何幹哉!”事實上也正是如此,百姓們不欠國朝的稅收,不耽誤兩季的守成,唯獨就是一個不讓咱家的孩子進學一點算是有些讓人說不過去,但是那又如何?
跟你有著半毛錢的關係嗎?毫無疑問的答案,沒有。誠然,大夏律裏麵規定了,凡是阻礙蒙學推行的皆是要處於半個月的刑獄。可是,這半個月的刑獄又能夠做什麼,每天的時候還得管他們飯吃。抓進去,放出來,照樣是死性不改!按照一些潑皮憊懶貨的話語,爺爺進這縣獄就他娘的跟走親戚似的,每年都得來一回!
可是,還真不能把他們怎麼著!當然,這裏的不能不是駱大祥沒有辦法,事實上,駱大祥的辦法多得是,能見光的,不能見光的,陰損的不陰損的一大堆。但是,這些東西都或多或少的都有些不合適,畢竟,這一件事情真要是論起來還是屬於民事的範疇之內,他將這些人拘留十五天已經是踩在了紅線上麵了。若是在采取什麼激進的辦法,就算是到最後能夠成功,這件事做的也不怎麼拿的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