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開皇八年,長安。
於良佐穿著一身白色的儒袍,彎著腰從四輪馬車上下來。他的腰間掛了一柄八棱漢劍,造型古樸雅致,劍穗上更是懸了一塊青色的玉石,一看便知道這是近年來興起的不器閣裏麵的器物。
大夏崇尚文人持劍,但凡是文人,或多或少的都掌握一些劍擊的技術。所以,佩劍一事自然變成了他們的樂趣所在。
不過,文人終究還是文人,武人所用的橫刀固然是樣式不錯,但是若是用那些的話,卻又有些不甘心。所以,不器閣便應運而生。
所謂不器閣,聞其名而知雅意,取得自然是君子不器的名頭。既然叫做的君子不器,那麼不器閣自然是君子前來的地方。不器閣的掌櫃們很是嫻熟的掌握了士子們心中的那一抹堪稱是悶騷的心裏,直接與著不器閣為名,無形之中算是對這些到不器閣裏麵買東西的士人的一個吹捧。
作為一個凡類,作為一個未能從這些低俗之處脫離出去的凡類,這些書生們終究還是不能夠免俗。
不器閣開設在長安,隻有著一處店鋪。裏麵所售賣的東西的種類也有很多,其中最多的便是劍和玉。在儒門之中,劍和玉這兩種一直都是君子的代表。不過,令人在意的是,不器閣裏的東西實在是太貴了!
即便是一把普通的劍,也要著一百貫的價錢,可以說是十足的黑。不過,話又說回來,一分錢一分貨,隻要你肯花上足夠的錢,不器閣自然是可以做出足夠讓你滿意的東西。無論是春秋時期返古的青銅劍,還是追憶先漢雄風的八棱漢劍。甚至,隻要你能拿的動,不器閣甚至可以給你做出斬馬劍。
不過,這些東西卻是不重要了。畢竟,能夠拿得起斬馬劍的儒生,個人認為已經不算是儒生了。
閑言少敘,雖然說這些東西買的是極貴,但是儒生偏偏還是吃這一套。畢竟,在儒門之中,劍和玉實在是有著非同一般的地位。劍是作為儒士身份的代稱,而玉則就徹底是儒生品德的代表了,溫潤而澤,縝密以栗,廉而不劌,垂之如墜,孚尹旁達。五種性格,五種代表,恰恰是抓住了儒生心中的痛腳所在,讓他們不得不老老實實的把銀子送到了不器閣手中。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些來自於不器閣的寶劍也絕對稱得上寶劍二字。最起碼,每一把不器閣之中出產的寶劍放到江湖人手中都算得上是一件難得的珍品。絕對不會出現某種連割肉都割不掉的囧事,所以,盡管說儒生花錢花的有點多。
但是話又說回來,能夠花那麼多錢買這些刀劍的儒生,家中基本上都是薄有資產。所以,他們才能玩得起這一幕。換了那些家境貧寒的士子,早就是走了諸科或者是走了武監的門路,畢竟,從這兩種裏麵走出來的官員雖然沒有進士的身份,但是對於整個堪稱是龐大的士子階層而言,卻是一個不錯的出路。
當然,最近開始風靡的東西還不止這些東西。除開這些刀劍玉石之外,還有著一種名叫折扇的東西。事實證明,就如同本子是死宅的致命處一樣,折扇同樣是書生的致命處。不過,兩種東西卻是有著一些細微的不同。雖然說他們的出發點可能一樣,但是,絕對沒有人會把他們當做同一樣東西。就好像二十一世紀初的時候,人們將上網當做洪水猛獸,但是才過了不到十年,有幾個人敢拍著胸脯說,自己睡覺的時候在十點之前。
名叫潮流的存在,才是吸金的怪獸。
於良佐下了馬車,看著眼前的長安城,神色之中不禁是流露出了一抹驚歎的色彩。時至如今,夏都長安可以說已經變成了整個中原…,不,整個東方地界最繁華的一座城市。靠近渭水的長安擁有著龐大的吞吐量,在這個東西方商道還沒有斷絕的時刻,長安在這裏發揮著極大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