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陽開泰 第二章 木匠鋪的學徒(1 / 3)

第二章木匠鋪的學徒

在我猶豫不定、困苦焦慮之時,有一個傳聞為我的決定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澄光九年秋,我在省城萇沙參加鄉試,當時士林熱烈議論一個傳聞:一等肅毅公的小兒子曾守宜竟然放棄了科考!

肅毅公曾邦侯的兒子本來已報名參加當年的秋闈,但最終還是放棄了科考,這件事對士林的衝擊很大,很多人因此說虎父生犬子,謾罵譏諷者亦多有之。雖然放棄科考,甘心悠遊林下或耕讀養身者不乏先例,但士子們對曾守宜的事情似乎格外上心。

一等肅毅公曾邦侯在楚省乃至整個大名帝國都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不但是蓋世功臣,更是儒門領袖,精於孔門義理,且一生篤行不輟。我一直把他當成自己崇拜的對像,他就是現世的君子、賢人。應該不是隻有我一個人有這種想法,儒林經常出現曾家學派和王學一門的大爭論,每一次都是支持曾邦侯的人數要遠多於王學。所以我想,可能是因為這個緣故,大家最不能接受他的兒子竟然拒絕參加科考。

我是後來才知道,曾邦侯和王伯安竟是至交,兩人更沒有什麼爭執;王伯安確實有不少弟子,足可稱之為王學一門,但曾邦侯很少授徒講學,無從說什麼曾家學派。倒是兩人各自的信奉敬仰者得其皮毛,便嘵嘵爭論不休。

在我因為難以抉擇而苦惱煩悶之時,我突然想起了肅毅公的兒子放棄科考的事情。既然連曾守宜都可以放棄,肅毅公都可以包容,為什麼我不可以做出自己的選擇?

也許曾守宜永遠不會想到他這樣的行為也可以做別人的榜樣。當然,他的事情不是我放棄科考的主要原因,但至少,他給了我最好的借口或者說慰藉。

之後的兩年我都在永州府城裏的一個木工作坊————元字號木器鋪做學徒。我沒有選擇做啟蒙塾師,因為我見過很多的啟蒙塾師,他們甚至連起碼的養家糊口都做不到,而我很需要錢。家裏窮,這些年為了我讀書父母用掉了所有積蓄,還借了不少外債,現在是該我掙錢回報的時候了。另外,我也有自己的長遠打算————學得一技之長傍身————這應該是我當時最宏大的目標了。

或許是因為我比較能吃苦,做的木工活還算過得去,師傅從來沒克扣過我那少得可憐的學徒工薪,過年過節還偷偷地給我小紅包。我幾乎沒有為自己花過錢,反正作坊裏管吃管住,雖然條件惡劣點。我把絕大部分薪水都存起來,然後過節的時候帶回家去。

在那兩年裏,家裏的條件到底還是寬鬆了些,盡管家裏還在供弟弟上學。

在流星村兩百多戶人家裏,沒有任何一家像我的父母那樣,哪怕吃一年的鹹菜也要勒緊褲帶送孩子上學。很多人不理解,日子都過不下去了,孩子還上什麼學,還是趕緊讓孩子們幫著幹活才是正經,他們說,我們家兩個小輩都是小子,正是幹活的好幫手,一家四口都能幹活。如果不怕辛苦的話也能攢下點積蓄,將來好給孩子們尋下門親事,再這麼讀書讀下去,別搞的書沒念成,連媳婦也找不上。但我父親母親偏偏就不那麼做,他們有一個最簡單的執念:讀書可以改變宿命。父親對我說過,他的爺爺是莊稼漢,父親也是,自己也是,所以我不希望我的兒子還是。

村裏不少人等著看我們家笑話,村裏人世世代代都是農民,租種地主東家的土地過日子,看你們家能折騰出什麼來。他們沒有失望,我就是最好的注腳,念書沒念成,結果還欠下不少債,中了個秀才高不成低不就,百無一用是書生。所以我這個曾經的希望之星便成為了他們笑話的依據,不過他們從來不敢當著我們家的麵說這些,一方麵是因為我父親人緣不錯,打架也是一把好手,另一方麵是因為我是本村唯一的秀才,村裏人還得借重我,例如寫個家信,對聯什麼的。

弟弟以前喜歡玩勝過於念書,但自從我放棄科舉之後,他默默地拿起我曾經讀過的書本。弟弟很孝順,心思也很細膩。父母的辛勞他看在眼裏,所以幹活從不偷懶。他一定是感受到因我放棄科舉帶給父母的傷心,因此要延續父兄的夢想,重新點燃家裏的希望。後來他和我說過一句話帶給我長久的震撼,他說,有件事父親沒做到,你沒做到,所以我希望自己能做到。

弟弟讀書很努力,學業進展很快,如果不出意外我們家會出現一門兩秀才的盛況。是的,如果真是那樣,稱之為盛況毫不為過。

雖然弟弟還在上學念書,但他在讀書之餘經常幫助家裏幹農活,和我當年一樣————真正的耕讀生活,可惜苦了點。

說來也奇怪,自從我放棄科舉之後我們那連續兩年風調雨順,莊稼的收成很不錯。村裏人都說這兩年真是老天幫忙,總算有口飽飯吃。永州的年歲從來都是一年好一年差,或者連續幾年都差,而連續兩年風調雨順的情況在這二三十年裏都沒出現過。家裏糧食有點富餘,加上我在城裏做活也能賺點錢,家裏的日子好過了些,這兩年外債不但沒有再增加,還還掉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