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裏,到了哪裏。就連楊雲峰也不知道,他甚至因為楊雲山在離開之時沒有知會自己一聲,而一直跟耿於懷。
但好似天道輪回,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在冥冥之中都有一絲莫名的聯係。
在楊雲峰替家族執行任務的途中,偶然間遇到了流浪於街頭的楊寧。
那時的楊寧才剛剛十一歲,他僅僅隻裹了一件破舊的披風,披風之上滿是補丁和破洞,身上連一件完整的衣物都沒有。
他那瘦小的身軀上到處都是傷痕、傷疤。有些傷是很久以前的,有些傷則是新近剛剛留下的。
那是一個六年前的初冬,天氣卻已經是冷極了,尋常人家隻有身穿一件厚厚的棉服才能出門。
然而就那種情況下,年僅十一歲的楊寧,就靠著一層薄薄的布料,蜷縮在寒風之中,瑟瑟的發抖,默默的煎熬。
在楊雲峰看到他時,他早已經被寒風凍的失去了意識,身上除了一件破舊的披風和滿身的傷痕,就隻剩下胸口中掛著的一塊劍形玉佩,和放在身前乞討的一口缽盂。
楊雲峰一開始也並不知道這個可憐的孩童便是自己的摯友之孫,他也是抱著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心態救下這個小乞丐的。
直到後來楊寧醒來,在他的例行詢問之下講出了自己與爺爺之間的故事,他才知道這年僅十一歲的孩童便是自己的摯友之孫。
也是在那時他才知道,自己的這個老朋友不僅離開了楊家,離開了連雲城,更是走出了大離國,離開了他的傷心之地。
當然,他也是在那個時候才知道,自己的老友在四年前便因病離開了人世。
而那時才僅僅七歲,又不曾習得過任何武藝的楊寧頓時就沒有了依靠,過上了流浪、漂泊、行乞的生活,這樣的生活一過便是四年,直到在此地遇到了他。
在知道了楊寧與楊雲山的經曆了之後,他心中因為數年前楊雲山突然間不辭而別的心結早就已經消失不見了。
他的心中隻剩下了歉意與悔恨。
他責怪自己為什麼沒有在好友最困難的時候站在他的身邊,自責自己為什麼沒有更早發現的他的離去,自責自己為什麼在知道他離開後沒有去嚐試著去尋找他的蹤跡。
他現在隻想代替他的好友,擔負起養育楊寧的責任,他要完成自己摯友沒有承擔完的責任,彌補自己心中的那份愧疚。
之後他便帶著楊寧重新回到了連雲城,回到了楊家,回到了楊寧的出生之地,回到了楊寧祖輩、父輩,世世代代都生活的地方。
他一意孤行,不顧族中眾人的反對,強行讓楊寧入住楊家。
他以自己的性命為籌碼,逼迫族長和族中老祖,讓楊寧認祖歸宗。
他授予了楊寧修煉之法,教會了他如何修行武藝,他早已經將楊寧當作了自己的血脈子孫。
就這樣,楊寧在楊家,在連雲城一過便是六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