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子好,上手就是快。
操練步入正軌,周曉峰也是樂得清閑。他以前看過無數雜書,混過許多論壇,小說更是看了上千本,雖然他有心要將自己的部下訓練成山地特種兵,不過成軍日短,還不到火候。得溫水煮青蛙一般,一步步加重訓練,慢慢來。
周曉峰要走的,就是精兵路線。
隻有建立了自己的骨幹力量,以後自然可以迅速擴軍,壯大隊伍。背靠一座金山,腦子裏還有許多發大財的門路,以他以後的財力,就是招募數萬數十萬人馬估計也能養得起。
不過現在手裏的武器實在太過落後,不是弓箭就是木槍,連鐵箭頭都用不起。他想要建立一支現代化的強軍,便需要向外采購武器,還得建立自己的軍工體係。
而且,兵貴精不貴多,待手下成長起來,才是擴張的時機。南洋如此廣闊,巴拉望島,還隻是一塊試驗田。
“老子的隊伍總算是開張了!”
一麵獵獵作響的深紅色大旗樹立在山崖上,紅色是潑灑了熱血的土地,中心是金色的太陽光芒紋樣,那是太昊伏羲氏的標誌。
周曉峰本來想在太陽中心繡上龍圖騰,以體現炎黃一家之意,卻引起了部族首領們的一致反對。他們雖然已經放下了祖先的仇怨,對舉起黃帝的旗幟卻還是頗有抗拒感。即便周曉峰無數次強調,龍,乃是伏羲氏所立,而太昊伏羲氏乃是第一代龍祖。
奈何,這些部落首領和長老們一個個都是化石腦袋,一時之間無法轉過這根筋來。傳統,還真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
“白手起家,難啊!”
作為新的部族之王,他也無法獨斷專行,這可是部落氏族社會,要講民主的。他離““一個核心”、一個領袖”、“一種聲音”那種一言而決的地位還差得遠呢。
“老子的隊伍剛開張...幾千人馬,上萬條槍...”
幹部們開始上手了,周曉峰的擔子就輕了。他在營地裏悠然自得,身在軍中,卻不得不又考慮起以後的章程。
隊伍初成,雖然暫無強敵,卻也到了該考慮軍隊建設和地盤的發展的時候了。
當時選拔隊伍的時候,周曉峰就是按照山地人的特點分了射擊,搏鬥和長跑幾個科目,各項最優秀的戰士入選有熊軍,餘者按敏捷型和力量型分成三組,輕靈矯捷者為龍鱗軍,健壯勇武者為虎咆軍,兩者兼備者入霸王軍。
龍鱗軍如利刃,虎咆軍似砧板,霸王軍則進退裕如,攻守兼備。麵對這樣彪悍的敵人,對手隻能淪為魚肉,所謂人為魚肉,我為刀俎是也。
即便遭遇強敵,有熊軍即是特攻隊,敵我僵持間,狂飆突進,破襲敵營,割喉斬首,一擊決勝負。
“如此強兵,推翻滿清如反掌觀紋,嘿嘿嘿...”
隊伍操練業已初步上了軌道,他的構思也在逐步完善。周邁統領有熊軍,周戈統領龍鱗軍、周博暫領虎咆軍,,周諾暫領霸王軍,分工細致,職責明確。
等他把有熊軍這千把人練成,立刻就有了足夠的基層軍官。照貓畫虎,以後的操練也可以如此這般進行下去,不過是不斷完善操典罷了。
假以時日,這幾支隊伍必能融合成一個整體,如臂使指,操控自如。那時候,他便可以著手繪寫藍圖,向敵人露出猙獰的獠牙了。
“教員、糧食、武器...什麼都缺啊!”
周曉峰想的越多,才發現自己欠缺的越多,他不由得感歎。手下戰士都算得上精銳,卻沒有文化。一支沒有文化的軍隊,很可能淪落成為一群野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