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六章 王懷忠 鐵橋三(1 / 3)

“殿下,小的有一個小小請求,望您首肯。”

散會後,王懷中卻留了下來。

“小人自幼失怙,乃是孤兒,王懷中這個名字乃是一位過路道人所取。現在跟隨了殿下,自當忠心耿耿,是以,我想改名為王懷忠,望殿下賜準。”

“王懷忠?”

這個名字似乎有點耳熟,周曉峰也不置可否,一個名字能代表啥。楊國忠並不忠,悅來客棧不一定住著舒服,番禺縣令李興漢後來還不是和伍崇曜一起做了漢奸嗎?

“也好,隨你吧。”

“謝殿下!下臣還有一事陳稟,伍家的產業都已經交接給五老爺和潘爺,我確實不是做生意的材料,做了幾十年管家,倒是可以去長洲島工地做個監督。”

這個人倒也有點自知之明,不搶位子不爭權,要知道當個伍家名義上的代理人,常在河邊走,他也能打濕鞋子,輕輕鬆鬆的好日子那是沒問題的。要是做了工地監督,人多事雜,落不著好不說,還容易得罪人。

周曉峰臉上有了一絲笑容,這個投誠之人,到現在才讓他有了點欣賞之意。

“你有這份進取心,那我就成全你這份心思,長洲島工程就交給你負責監理了,好好幹,要辛苦你了,我是不會虧待忠誠的臣子的。”

“多謝殿下!”

此後,王懷中遂改名王懷忠,擔任工程總監,他和黃老夫子等人兢兢業業建成了黃埔大營和黃埔學堂,曆時不到一年時間,令周曉峰龍顏大悅。

後來,王懷忠因為主持諸多重大工程都成績斐然,新朝建立之後,他先是被外放了一任知府,然後是布政使,最後做到了安徽巡撫,那個時候他已經是跟了周曉峰十幾年的老臣子了。

到了五十好幾快退任了,臨老卻滋生了貪圖享受,好大喜功的毛病。養了十幾房小妾,大肆貪汙受賄,在工程項目上上下其手,又慣會刮地皮表政績,被安徽人稱為‘王壞種’。最後因為劣跡太突出事發,被公審執行槍決,列為‘開國第一巨貪’。

...這是後話不提,可見這名字也就是個符號,當不得真的,而也就是到了那個時候,周曉峰才省過來當初為啥聽到這個名字感覺熟悉且不舒服了,這是宿命啊!

......

“二哥,聽說了麼,潘仕成潘大善人要招民夫了。”

“真的,多少銅錢一天的工錢?”

“聽說是發的月糧,一個人每月兩石米,我滴個乖乖。”

“那咱們還等啥?這便去吧。”

在碼頭上扛活的兩個苦力丟下麻袋就走,連籌片都不要了。

“快走,別錯過了!”

話說這一日,長洲島建設項目勞工招聘會在廣州城南門外舉行,鬧哄哄的鑼鼓鞭炮聲頓時引起了遠近矚目,過來應募的苦力丁壯擠了個人山人海。

雖然是七八月最熱的時候,上工容易中暑。有了大把錢糧砸下去,無數人還是趨之若鶩,往日無人關注的荒灘立刻沸騰起來。有潘仕成這位廣府聞名的大善人出麵,半個多月就有數萬壯勞力前來試工,盛況空前,還有人不遠從廣西福建千裏來投,人流不斷。

王懷忠等人從應聘者中招募了兩萬多名精壯,輪流進行了上崗培訓,方才允許進場開工。半個月準軍事化的訓練雖然辛苦,每月每人兩石米的酬勞,還有一日三餐外包吃住的待遇卻留下了大部分人。

一個月兩石米的工價,將近四百斤,一年下來就能淨賺二十多石米,差不多三十兩銀子了,養一家老小綽綽有餘,哪裏找這樣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