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一十一章 荷葉塘(1 / 2)

二流是不是又得罪哪路鼠輩了,藏頭露尾鬼鬼祟祟罵人算什麼玩意兒,不就是幾頭滿遺野豬皮嘛?來黑老子吧,黑票,黑評都無所謂,你們那品種的,我們早已經雜交馴化了,傷不了人。

.....

車隊離了宜章縣,一路行經桂陽、衡陽等地,路上非止一日。到了九月底,前頭已是湘鄉縣,離鄉不過兩三日路程了。

“五叔,你和三哥先帶大隊先行,我帶武俊和永福他們先去一趟荷葉塘,少則一日,多則兩日,隨後就能追上來。”

“荷葉塘?”

周義成有些摸不著頭腦。

前些日子他們通過趙晨博等人之口,倒是知道湘中與漣源相鄰的湘鄉縣那位在京城當大官的曾家死了老子娘。可雙方相隔百裏,以前素無往來,他家辦喪事,與周家有什麼關係?

“哦,好吧,快去快回,家裏都等著呢。”

騎馬腳程短,半日間已到了目的地。這荷葉塘位於湘鄉縣西麵,靠近雙峰縣東麵,後世便歸雙峰管轄。此地東南麵與衡山、衡陽兩縣毗鄰,是湘中、湘西通往南嶽衡山的必經之地。

荷葉塘,因其四周環山、中部低平,形似一片荷葉而得名。

此處距南嶽不到百裏,荷葉西麵的九峰山,為南嶽之“少祖”,九峰並列,巍峨挺拔,青山如黛,是一處居住、旅遊、休閑、撫琴賦詩的理想之所。

人傑地靈,非虛言也。

一行人騎行在鄉間小道上,一路皆是熟悉的江南丘陵地貌,四麵群山聳翠,小橋流水,茅屋瓦舍和自然風光交相輝映,引人入勝。路上聽著雞犬之聲,熟悉的鄉音俚語,是如此的親切。

“請問老鄉,那曾侍郎家往哪邊走?”

“喏,那邊鼇魚山腳下的大屋,就是曾家了。”

鼇魚山,確實形似一座龐然大龜伏臥,山腳下一棟大屋周圍布設了許多白幡白布,還有陣陣嗩呐鑼鼓聲傳來,應該便是曾國藩家所居的八本堂了。

縱馬過去,行至府邸門外,隻見院牆房屋雕梁畫棟、富麗堂皇,頗為氣派,不愧是吏部二品大員家的宅第。

隻是這座宅第如今籠罩在一片悲戚氣氛中,滿堂縞素與嗩呐鑼鼓更增加了哀傷的氛圍。

按律,官員父母喪必須回籍守製,歿了老母,家中頂梁柱又失了權柄,不知何時官複原職,這就有點禍不單行的意思了。

“湘中大熊山周氏前來致祭曾江氏老夫人!”

其時曾滌生尚未到家,家裏主事的是其父曾麟書,聽聞來了一隊人個個鮮衣怒馬,氣派不凡,以為是自家大兒回來了。這位六十多歲的老夫子親自領著老曾的夫人歐陽氏、其孫曾紀澤、曾紀鴻、孫女女曾紀靜、紀耀、紀琛、紀純與尚在繈褓中的紀芬等人迎出門外。

等到見了來人,才知道原是一場誤會。

“原來是寶慶府周家的貴客,快快裏麵請茶。”

“老先生,且讓晚輩先祭拜老夫人。”

其時曾國藩的弟弟曾國潢、國華、國荃、國葆,其姊國蘭、妹國蕙、國芝等人也迎了過來,見這許多器宇軒昂的客人來拜祭老母,都一齊按禮屈身跪拜。

“一叩首!”

“二叩首!”

“三叩首!”

“各位快快請起!”

同是湘中大族,雖然不在同一個府,荷葉塘到大熊山邊距離不過三五十裏,相互間還是有所耳聞的,甚至生意上還有往來。

見來客執禮甚恭,曾家人都大為感動。再看到周曉峰遞上的禮單,就是曾老夫子都不由得動容了,其餘人等更是目瞪口呆不能做聲。

隻聽得知客高聲念道:

“湘中周氏晚輩周曉峰敬獻紙人紙馬各九對,壽衣十二套......奠儀,黃金五...五百兩,南海珍珠...一...一斛,龍誕香兩斤....”

這是上萬兩銀子的重禮了,即便是曾國藩為官十多年,也未曾置辦下這麼大家業,二品官,一年俸祿不過幾百兩而已,外放為官加上養廉銀子也就萬把兩。現在侍郎大人都已經致仕守製了,無權無勢,周家送如此重禮,究竟是何意?

“周少,這份禮實在太重,我曾家不能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