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一十六章 遊子歸(1 / 2)

“婁底,我回來了!你的孩子回來了,我回家了!”

跨越數千裏,相隔百多年,回到故鄉懷抱,家園依舊,物是人非,怎不令人唏噓喟歎?

.....

婁底,湖湘之髒腑,湘中魚米鄉。秦在此置湘南縣,唐屬潭州,宋建新化,元設寶慶路,明清兩朝稱寶慶府。

這一帶原為各族雜居之地,相傳先民是盤古後裔,發源於三苗、九黎。這裏是蚩尤故鄉,楚熊神山所在,這裏自古民風彪悍,人傑地靈,山川秀麗。

山美,水美,人更美。

.....

“糯米團子—杯子糕—雪花丸子—油榨粑!-”

“新化五大碗,聞著香,吃著爽,快來嚐一嚐!”

“官爺要住店不?”

“勁道牛肉麵.....老火靚湯好味道!”

“.....”

“好兵哥,來我家裏吃飯撒!”

車隊進入賢童鎮,引起了這座千年古鎮老鄉們的圍觀。因為前隊早已過來打點好食宿安排,大家也知道這些態度和氣的兵勇後麵還有大隊人馬,近日就要到此駐紮,跑街夥計老板娘們早有了計較。

此時見這麼多人的隊伍秩序井然,不像是痞子兵,他們便扯開了嗓子招攬生意,那賣糯米團子的,叫賣起來更是象唱歌一般,聽著就想要嚐一口。

一方山水養一方人,這裏的妹紙火辣,這裏的堂客們更是性情爽快,開店的婆娘們直接就扯著戰士往店裏拉。那份熱情,讓人好像回了家。

.....

“民夫放假十天,工錢照算,士兵輪流出營.....切記三大*律七項注意,任何人不得擾亂地方,侵犯民居,違令者,斬!”

周曉峰隻是敲了敲警鍾,不過辛苦了這麼久,也放鬆了管束讓他們恢複恢複精氣神,又發下了餉銀賞錢。得空的士兵夫子們就分開到了街上放鬆一把,來了這麼多客,鎮上頓時四處是飯菜香。

這裏的炒菜小吃,都是傳承了數百上千年的手藝,噴香撲鼻,真是聞著就讓人流足口水啊!

行走在青石板鋪設的老街上,聽著熟悉的鄉音俚語,周曉峰恍然在夢中。

這就是老街,那條傳說中的南北貨行路,吃住一條街。

獨自坐在沿河的百花樓上,周曉峰隻給自己點了碗麵,到這裏吃麵,吃的不僅是口味,更重要的是心情,是回憶。當年他生意失敗歸鄉,也是在這裏,吃了一碗麵,當時內牛滿麵,那是辣的。

窗外,腳下,蜿蜒的漣水河脈脈流淌,古河道邊的垂柳隨風擺動,和風撲麵而來,清爽而宜人。

最美是家鄉,家鄉,始終是最溫暖的地方。

.....

“老客,您的牛肉麵來了.....多謝多謝,您慢用!”

見來客氣質出俗,又說的一口本地話,店夥計格外的熱忱,當然了,周曉峰隨手丟給他的那幾錢碎銀子打賞,更令他喜笑顏開。

熱乎乎的牛肉麵,紅湯白線,騰騰的熱氣勾人饞蟲,嚐上一口,蕩氣回腸。

‘噝噝!-’

還是那麼辣!

“夥計,快給瓢涼水來!”

“少爺,水來了。”

在樓下的劉永福趕緊上去,手裏早提了一壺涼茶。

“這小子,可真是聰明伶俐啊!”

.....

出賢童鎮往西行一百餘裏,有一座方圓百裏大山,此山名叫大熊山,鄉民又稱之為‘神山’。這裏險峰如林,古木參天,風景壯觀而美麗。

史載,“黃帝……南至於江,登熊湘”,“熊湘”,即湘中大熊山。南宋《方輿勝攬》亦稱“山川熊山,己昔黃帝登熊山,意其此也”。山上至今尚有“軒轅黃帝遊此山”的碑記。

民間傳說,黃帝南巡,有大熊引導他登此山,故名大熊山。這裏還是蚩尤故裏,苗瑤百越各族的發祥地。

這裏群山逶迤,山體雄偉,地形險峻,最高的九龍峰與了望台遙相聳立。數十座高峰組成了宏大的山體,橫亙湘中,連綿百裏,氣勢磅礴,蔚為壯觀。

一座座山峰上,素日雲霧繞繞,景象萬千,如同人間仙境。

山間溪流潺潺,風光秀麗,飛瀑層疊多姿多彩,這裏林海茫茫,數百年的銀杏、連香樹、金錢柳、羅柏、紅豆杉、金絲楠木和楓樹隨處可見,森林中常有雲豹、野豬、山羊、山雞、錦雞等野物出沒。

孟春時節,這裏的望春花、杜鵑花滿山吐香。仲夏時令,四處金針紅妍,百合垂鈴。到了金秋十月,又是山菊花漫山遍野。即便入冬大雪封山,這裏白蘭送舊,紅梅迎新,傲霜鬥雪,蔚為壯觀。

九十月間,大熊山正是滿山紅楓,層林盡染,令人心醉神迷。

這大熊山乃是湘中福地,得山水天然形勝。相傳蚩尤戰敗後,九黎族部落一路敗退,最後便是落腳聚居於此。

在大熊山主峰九龍峰山頂有一池,名曰九龍池。池水色如重墨,其深不可測,其水清涼徹骨。池中長年有九股清泉從地底冒出,湧砂噴珠,川流不息,九龍池由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