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1932年,法國作曲家魯蘭斯-查理斯創作了一首名為《黑色星期天》(《gloomysunday》)的樂曲,在當時的歐洲風靡一時,無論酒吧還是驛館,人們以各種樂器演繹著這首憂傷動人的樂曲,其中,尤以鋼琴改編最受人歡迎。
可是,不久之後卻發生了一些不可思議的恐怖事件,接連有人因為自殺或者意外死去,而且死前他們都剛好聽過這首《黑色星期天》。有人指控導致人們死亡的罪魁禍首就是這首樂曲。據統計,從1932年到1945年,整整13年間,有記載的相關死亡者就達到100多人。十幾個歐美國家的電台不得不聯合起來抵製它,樂曲於當年遭到查禁。
一
狄小傑坐在一輛行駛中的長途巴士上,百無聊賴。
雖然他的朋友楊梵在電話裏麵,斬釘截鐵地擔保過這個工作的正規性和高尚性,但是狄小傑依然心存疑慮。這個楊梵,雖然幫過狄小傑不少忙,但捉弄他的次數更多。
一小時前,他們在電話裏這樣說——
楊梵:我一看是你的電話就知道準沒好事。
狄小傑:你的預感很準確,借我500塊吧,我又失業了。
楊梵:我上次借你的700還沒還呢。
狄小傑:我到時候一起還。
楊梵:不是我不借你,我在外地出差呢。
狄小傑:這次你不幫我,我就真的死定了。
楊梵:每次你都是這句話!我真的在外地呢,這樣吧,我給你介紹個很賺錢的活。
狄小傑:做什麼?!
楊梵:你放心,為人民服務的。那老板跟我爸有生意往來,我熟,她那邊正缺人,我讓她給你開高薪啊。哎喲手機信號不好了,喂,喂……
狄小傑今年25歲,最愛做的事情就是看偵探片,為之付出的代價也不小——沒能考上大學,至今沒有穩定的工作。
他的生活總是在一次次的變動中度過,但每一次的變化,都會給他帶來新奇的遭遇,這種看起來有些冒險的生活,狄小傑甚至還有點喜歡呢。
此刻,巴士離開了高速公路開上了彎彎曲曲的山路,乘客本來就不多,在幾個不知名的小站又下去了好幾個,最後當司機宣布到站時,狄小傑發現乘客除了自己之外,隻有一對學生模樣的情侶了。
三人站在車門邊的路上,麵麵相覷。
“駕駛員師傅,已經到了嗎?”
“那不是嗎?”司機指指路邊一條小岔道口的路牌,上麵寫著:“千島山莊向前”。
“還要往裏走嗎?”
“前麵走過一座橋一個隧道,再走四十分鍾就到了。”
“四十分鍾!!!”三人詫異不已。
“為什麼不開進去?不是說直達的嗎?”
“巴士就送到這裏。本來這個路口每天有山莊的電瓶車接送,今天沒看見,你要問他們了。”
“沒看見?這是什麼意思啊?”年輕情侶中的女孩說。
“師傅你就幫個忙,送我們進去吧。”一旁她的男朋友說。
“不去不去。”司機回絕得很幹脆,開始掉頭轉彎。
“什麼鄉下地方,哪有這樣的啊!”女孩很是不滿。
三人眼看著巴士轉過彎來,司機這時從窗戶後麵探出頭,仿佛想說什麼。大家以為他回心轉意了,不由心喜。
“回去的末班車晚上11:40發車。還有,那個隧道出過事,還是少走為好。”司機說完,一踩油門,揚長而去。
“太惡劣了,不送就不送,嚇唬人幹嗎!”年輕情侶憤憤地說。
狄小傑看著巴士遠去,將行李背上單肩,說:“既然如此,我們等輛摩的一起過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