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第一章 山南迎新
在過了將近一周的時間後,蔣勝副書記才終於安排出時間,準備到山南縣和河西縣找兩個縣的幹部談話。
找幹部談話,作為組織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不管是被提拔的幹部,還是被調整的幹部,從正麵來講,組織上的談話都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對於被提拔的幹部,可以明確地對其提拔後的工作和行為提出要求,讓其更加嚴格要求,更加努力工作。對於被調整下來的幹部,可以勉勵其變位不要變精神,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發揮優良作風,為年輕人樹立榜樣等等。從另一個角度講,給幹部談話,特別是給被提拔的幹部談話,還可以趁機拉攏一下關係,在被提拔的幹部麵前顯示一下自己對他的關心。當然,對於調整下來的幹部,雖然可能會聽到一些埋怨和牢騷,但可以說自己是奉組織之命,責任不在自己而在組織。不過,總的來講,不管是哪一個領導,都還是喜歡給被提拔的幹部談話,不喜歡給被調整下來的幹部談話。這是我們大多數人都願意做錦上添花的事,而不願意做雪中送碳的事。
在現實社會中,“組織”是一個非常神聖也非常神秘的集合。它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卻無處不在。“組織”可以無限伸縮,當組織需要你的時候,它非常強大,一個人在“組織”中非常渺小,也無足輕重;但當你需要組織的時候,它卻又不知在哪裏,並且似乎就根本不起任何作用。而常以“組織”身份出現的,除了領導,就是黨的部門。
代表組織參加山南縣和河西縣幹部談話的人員,隻有市委副書記蔣勝、組織部的董禮友副部長和小王以及政法委的李文娟四個人,考察組的其他人員就沒有再參加了。本來按照市委的安排,考察工作結束後,換屆考察組就轉換為換屆工作指導組。其他組去給被考察縣的幹部談話時,都是考察組全體同誌參加的,他們這個組卻隻有他們四人參加,小王不知道為啥,但也不敢問為啥。在組織部工作最基本的紀律要求,就是該問的問,不該問的堅決不問;該說的說,不該說的堅決不說。
這次談話是從山南縣開始的。隨行的除參加談話的四個人外,還有從市工商局副局長崗位上交流提拔到山南縣任縣委副書記、縣長的田以莊和從市婦聯副主席位置上交流到山南縣任縣委副書記的徐生蓉,以及從市委組織部提拔到山南縣任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的楊一明以及市工商局、市婦聯這兩個單位送他們單位的同誌到縣上上任的領導和相關人員。
按照不成文的慣例,單位的幹部交流到外單位去工作,本單位一般都要派人送到新單位去。這表現出被交流人員所在單位對這個被交流人員的重視,也表示這個單位對組織決定的支持和服從。當然去送的人視被交流人員的情況而定。如果是單位的主要領導被交流,則原單位的班子成員基本上都會參加;如果是單位的副職領導被交流,則送其上任的一般是其原單位的主要領導及相關科室如人事科或者其原分管科室的領導;如果是中層幹部或其他幹部,則一般是單位的一位副職領導和相關科室的人員或者是其所在科室的同誌去送。這也算是一種潛規則吧!
蔣勝他們一行人四五輛車子從天簌市集中出發直駛山南縣,一路上盡管說不上浩浩蕩蕩,但也頗有些場麵。
蔣勝等一行人到了山南縣後,先是找到山南縣委書記苟單,把他們到山南的意圖說了,同時,將莊以田和徐生蓉、楊一明以及送莊以田、徐生蓉到任的市工商局、市婦聯的領導給苟章作了介紹。對於這兩個單位的領導,苟章作為書記,因為經常在市上開會,也都比較熟悉,他當然對他們的到來表示歡迎,並感謝市委對山南縣的關心,把市上優秀的幹部派到山南擔任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