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縣區“三會”(1 / 2)

第十卷

第一章、縣區“三會”

定期進行換屆,是當今世界政治製度中的一種基本形式。從理論上講,換屆選舉是實現民主的一個基本途徑。當今世界對選民的選舉權看得非常重,似乎選民有了選舉權就有了全部政治權。實際上,參與選舉僅僅是選民和公民眾多權力中的其中一項,它遠不如生存權、自由權等權力重要。就是在換屆選舉中,以我國為例,選舉權也僅僅是其中的一項內容。但西方世界卻把選舉權看得非常重,似乎隻要有了選舉權,生存權、自由權都可有可無。西方國家也常常拿選舉權來說事,指責中國等政治製度與西方國家政治製度不同的國家。

前麵已經說到,在我國的政治製度中,換屆的目的,最重要的就是通過黨代會或人代會,確定一個地方今後一段時間內的發展目標和實現這一目標所要采取的措施,並為實現這一目標提供組織保障。在我國的政治製度中,要確定下一屆的工作目標,和為了完成這一目標要選出一個怎樣的領導班子之間,理論上講是一定的關聯關係,雖然它們之間沒有明顯的聯係關係,但實際上卻是現實狀況。在換屆時要召開的“三會”—— 黨員代表大會、人民代表大會、政治協商會,其基本任務就是兩項任務,一是審議通過工作報告。二是選舉產生新的領導班子。在這兩項任務中,在宣傳上,把通過工作報告提得非常重要,認為是確定一個地方今後一段時間發展方向和目標的指南針。從理論上講,也確實是這樣一個道理,一屆班子的工作報告是引領一個地方今後發展方向和要達到目標以及要到達這個方向和達到這些目標所應該采取措施的綱領性文件。但在現實中,無論是哪一級換屆時的“三會”,無論是會議主持人,還是參會代表,包括社會公眾,最關心的實際上還是人事安排方案,用普通老百姓的話來說就是看哪些人當領導,用官方的語言講,就是看選出一個什麼樣的領導班子。而圍繞會議的這兩個目的,盡管表麵上對工作報告非常重視,無論大會小會,也無論是電視還是報紙,都會不遺餘力地大張旗鼓地宣傳。但實際上,幾乎所有人真正關心關注的,還是哪些人進班子,哪個人擔任哪個職務。因為幾乎所有的工作報告作了後,新上任的領導都沒有把這個報告作為自己工作的基本要求,而是根據實際情況在不斷地調整其工作目標和任務。有的甚至根本就不把代表大會通過的報告作為工作方向。特別是選出來的領導之後又被調整了的,就更是不會把報告作為施政的綱要。而換屆後不久就換領導,可以說又是司空見慣的事,誰也不會覺得奇怪。

在換屆選舉的“三會”中,黨代會是最重要的。一般來講,一個地方換屆,都首先召開黨代會,待黨代會召開後,再開人代會和政協會,因為黨代會不僅要選舉產生新的黨委領導班子,而且黨代會的工作報告理論上講不僅是確定一個地方今後一屆工作的主要奮鬥目標的綱領性報告,而且也是人代會、政協會中有關報告的基本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