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二(1 / 1)

序 二

侯 玨

詩歌最重要的品質是情味,理在其次,物在理之後。然而當下的不少詩歌,隻見物和理,卻不見情味。玩物易淪為語言遊戲,求理而易失之刻意。許多作品乍看起來好深刻,讀完卻味同嚼蠟,因為物與理的堆積遮蔽了情味,也就是喪失了詩歌的意蘊。

阿福的詩歌總體上是一種抒情和寫意的詩歌。他作為詩歌的新手,並不走偏,而是承接了詩歌的正統,作品裏有一種置身天地我心悠悠的大氣之感。這得益於他對拜倫等歐洲浪漫主義詩人和海子等中國具有大情懷的詩人的感悟。避開瑣碎的日常,摒棄坐而論道的虛偽,把心掏出來交給巨大的個人精神情感空間,是阿福這批詩歌的優點。

他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把彌散的感覺收攏,把陳舊的意象丟棄,穿越視覺和語言的迷霧,鎖定詩意的落腳點,把最具體溫的詞彙放入更加精致的詩歌之甕,釀出一首首經得起推敲的肌理堅固的單篇作品。

——侯玨(青年作家、詩人,《紅豆》雜誌編輯部主任,南寧市作協副主席,中國作協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