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混跡在東漢末年 第二十七章 拜見大人(上)(1 / 3)

若說這天下除了天子外最有權勢之人,內朝無疑是張讓為首的十常侍,外朝則為門生故吏遍布天下的袁家。

可不論是十常侍還是袁逢兄弟,都不會輕易得罪何進,即便是張讓現在,見了何進麵也是客客氣氣的行禮作揖。

原因無外乎其他,因為他的妹妹是當朝何皇後,外甥是最有希望繼承皇位的皇長子劉辯。

而且關鍵是何進這人很會做人,無論是十常侍還是公卿士族們,說他不好的人並不多。即便有所詬病,也多是因為他出身經驗屠戶之家。

這便是何進的本事。一方麵百般結好十常侍,從不吝嗇黃白之物,向來是有求必應,所以深得張讓等人的喜歡,在何氏謀立皇後之位中,十常侍沒少為之出力。另一方麵何進卻是百般向世族大家靠攏,如今黨錮之禍未解,反受到黨人牽連的世族大家不勝其多,何進則利用手頭的權利以及和十常侍的關係,或多或少的對這些家族提供一定的幫助,以此換取人心,讓他們對自己心生好感。

自恒帝以來,士人集團在和宦官集團的鬥爭中就一直處於下風,二次黨錮之禍更是讓人士人們元氣大傷。如今何進作為外戚入朝,隱隱成為了一股獨立於十常侍之外新的政治力量,這也讓失望已久的士人們多少看到了些希望。同樣張讓也並不願意何進倒向士人一方,同樣也想方設法與他交好,如此一來何進便成為了整個洛陽城中最炙手可熱的人。

作為後世人的趙瀚對何進的印象確實不是太深,隻知道他是東漢最後一個權傾朝野的外戚,下場卻很是不好,最後火拚下和十常侍同歸於盡了。雖說被騙入宮中為十常侍所殺,他的部下袁紹袁術卻成功反撲將宮中宦官殺盡,最終為董卓所趁。

除此之外趙瀚對這個何進知道的並不太多,所以出門赴宴前對與何進的見麵還是滿懷期待的,很想見見這個在東漢末年漢朝崩潰過程中取了決定性作用的何進,究竟是個怎麼樣的人。

當然,好奇心隻是其次,最關鍵的是看看能否借助這次結識何進的機會,成功進入朝廷的高層,這才是最為關鍵的。

趙瀚至少可以確定,在189年靈帝駕崩之前,何進都會活得好好的,而且是步步高升,權傾天下。如今是183年,這六年的時間裏給了自己足夠的時間來實現抱負了,將亂世提前終結,挽回千萬條人的性命。

何進的府邸離趙瀚的住處並不算近,一在城東,一在城西,即便是騎馬前去也要小半個時辰。趙瀚騎著袁術送給他的馬,換了套嶄新的深衣,便精神抖擻的前往何府赴宴去了。

原本趙瀚以為何進身為河南尹,家中又有巨資,想來府邸定是奢華無比的,可到了何府前卻有些意外。倒也不是何進府上簡陋,跟尋常的富戶比起來,何府已經算是大氣的很,隻是卻和何進那顯赫的地位相比到有所不配。

按理說何進位同九卿,又是當朝國舅,深得天子寵信,他的家中在洛陽城中即便不是頂尖,那也不至於相差太多。但趙瀚眼前的這座何府卻是有些舊色,雖不至於殘破,但肯定是有些年頭了。院中的布置也是尋常簡單的多,且不說遠不及袁府,就連陽翟的荀府也要比它氣派不少。

趙瀚心中暗暗想道,由此可見這個何進並非隻會貪圖享逸之人,否則也不會如此低調行事了。此人在漢末能夠在朝堂叱喝風雲數年而不倒,定是有些能耐的,不可小覷。

見趙瀚騎馬前來,門外候著的門仆早早便迎了上去,待趙瀚下馬後便恭敬的彎身為他牽馬。言行舉止恭敬有禮,儼然一副大家作風。

驗過趙瀚的宴貼後,便有婢女上前將趙瀚引入府中。請帖上的寫的開宴時間是酉時四刻開宴,如今不過酉時二刻的光景,何進府上冷冷清清的,也不知道曹操@他們有沒有到。

來到會客的大廳外,遠遠的便聽著一中年人和一年輕人在語態熱烈的交談著,隔得太遠也聽不見什麼,隻是聽到那中年人不時的哈哈大笑,興致到是極高。

趙瀚低頭想到這笑聲放肆的,自然就是河南尹何進何大人,至於那個年輕些的是誰,就不得而知了。

來到廳門外,趙瀚脫下鞋子,換上了婢女遞來的軟布方屐,一邊隔著道門聽著廳中二人的對話。進門前深吸了口氣,昂頭大步邁出,朝著座上那人深深一躬身道;“在下趙瀚,拜見大人。”

座上的何進停住了說話,隻是習慣性的眯起了眼睛上下打量了趙瀚一番。趙瀚則是抬頭微笑,神色依舊。

見趙瀚雖為布衣,卻神色坦蕩,毫無促狹之意。兼之身材欣長,英氣過人。何進雖對趙瀚很是生疏,卻也不禁心中暗讚趙瀚當真氣度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