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轉戰歐洲 第一百節 符騰堡戰役(三)(1 / 2)

萊茵軍團臨時戰地總部內,布裏昂正在和一大群軍官圍著桌上的德意誌地區地圖前,而一名通訊兵正在彙報著最新的戰況。

說實話,布裏昂的注意力根本不在那個通訊兵所彙報的無關緊要的內容上。最近這幾天,萊茵軍團雖然和奧軍略有交火,但是大多數都是小打小鬧,雙方在作戰當中根本不存在占任何便宜。雖然有幾次,納拉師長親自率軍偷襲奧軍陣地,但是也沒有給奧軍造成多大的傷亡,起碼也改變不了現在對峙的局勢。

在目前看來,布裏昂與查理大公似乎都沒有心情進行決戰,原因無非一點,敵我實力相差不多,貿然決戰必然會造成慘重的傷亡。無論是那種情況,一戰定勝負便是最好,隻不過無論哪一方失敗都無法承擔這一場以孤注一擲換來的決戰的代價。

麥克唐納握著一隻鉛筆,指著地圖說道:“截止到目前4月10日為止,我軍已經在斯圖加特地區穩住陣腳,而奧軍一麵在烏爾姆養精蓄銳,一麵又得到了之前被擊潰的奧軍施瓦岑貝格殘部兩萬多人的彙合,實力不容小覷。另外我們接到消息,意大利軍團長拿破侖將軍已經統帥四萬部隊在蒙特諾特擊敗了奧地利名將博利厄元帥率領的奧軍部隊,已經開始進入意大利地區。”

“看來我敬愛的兄弟要給奧地利皇帝造成不小的麻煩了。”布裏昂嘴角一揚,將視線轉移到了地圖上的意大利戰場。這個年輕的司令想著,或許想要擊敗查理大公的精銳力量並不需要硬碰硬的消耗實力,相反利用拿破侖在意大利戰場的出色表現就足以突破戰局。

隻不過,這恐怕是要給拿破侖的意大利軍團怎加些負擔了。這樣打仗雖然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甚至有些不義之舉的嫌疑,但是布裏昂不僅僅是那些注重榮譽的軍人,他更看重的是保護士兵的性命。

布裏昂點了點頭,下令道:“命令萊茵軍團下轄各部,立即停止與奧軍交火,全軍撤退至斯圖加特城。馬上派使者前往奧軍指揮部,我需要停戰十天。”

局勢的進展似乎都在布裏昂的意料之中,在萊茵軍從烏爾姆地區撤退回斯圖加特後,萊茵戰線方麵最高指揮官查理大公考慮到奧軍士兵需要休整的緣故也同意了暫時停戰十天天的要求。隻不過查理大公沒有料到的是,這十天也足夠拿破侖的意大利軍團大顯身手了,而萊茵軍團則一麵休整迎戰以免坐享其成。

很顯然,拿破侖的作戰效率沒有讓布裏昂失望。12日,意大利軍團在米萊齊莫戰役中擊潰了由科利將軍率領的兩萬撒丁部隊,接著再連續打了幾個勝仗後,18日在芒多維徹底擊潰了奧撒聯軍,殲敵萬餘人,俘虜了近一萬五千名敵軍,占領了整個皮埃蒙特地區,意大利戰線最高統帥博利厄元帥匆忙率領殘部望風而逃。

隨著意大利戰線的不斷失利,損失巨大的撒丁王國也被迫退出反法聯盟,在21日與拿破侖簽訂停戰條約,並將把手在撒丁軍隊手中的亞曆山德裏亞要塞拱手讓給意大利軍團。然而戰爭遠沒有停止,拿破侖的目標也自然而然的落在了意大利北部倫巴第地區防備空虛的首府米蘭上。

然而這個時候,奧地利帝國已經不能不重視意大利戰場的失利了。一旦拿破侖率領意大利軍團攻占米蘭,下一個獵物必然是倫巴第重鎮曼圖亞要塞。對於奧地利來說,曼圖亞要塞的得失將會直接關係到奧地利本土的安全以及意大利方麵的利益。

烏爾姆奧軍指揮部內。

查理大公把視線從地圖上收了回來,然後轉身看著諸多下屬們無奈的歎道:“意大利戰場一敗再敗,預計那個科西嘉小矮子在五月初就會向米蘭發動進攻。現在皇帝陛下指示,無論如何也不能讓意大利軍團繼續向意大利進軍。”

施瓦岑貝格親王說道:“可是如今博利厄元帥精銳盡失,已經無力再戰。別說守住米蘭了,就連守住易守難攻的曼圖亞要塞都極其困難。況且皇帝陛下那邊還沒有選定援救意大利戰線的人選,這。。。。。”

查理大公點了點頭,然後轉頭對巴林洛赫將軍說道:“為大局考慮,現如今隻有委派你前往意大利戰場,並且從萊茵戰場抽調出四萬士兵馳援米蘭,絕不能讓拿破侖拿下米蘭!”

奧軍在意大利戰場吃緊,查理大公在增援米蘭後,軍隊人數實際上已不足十萬,首次在兵員數量上處於下風。但是為了震懾布裏昂的萊茵軍團,對外則嚴格保密奧軍的人數,甚至故意放出即將有五萬援軍抵達的消息。不過,因為天網特務機構的作用,查理大公的那些小動作自然都被布裏昂看在眼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