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花與順陽一起到虎頭山那邊去走親戚。虎頭山的一邊是丹江,另一邊卻是連綿不斷的大山。沒有水路,隻有蜿蜒小道。白家莊人稱那裏為南山。
本來,丹花是不想去的。可是,南山有白順陽的小姨。李丹花與白順陽結婚10年,兒子白雲飛都已經6多歲了,可是,丹花還沒有去過南山一次。白順陽的小姨倒是過來看過他們幾次。這年夏天,白順陽的小姨生了病。王鳳菊知道後,就讓丹花兩口子過去看看。婆婆王鳳菊發了話,丹花沒有辦法,就隻好從命了。
這天早晨,丹花與白順陽早早地起了床,帶著幹糧出發了。他們沿著村後的山路,一直向南走。
中午,他們走到虎頭山的另一邊。丹花走得口幹舌燥,想休息一下。白順陽說:“好老婆,你再堅持一下,前麵不到兩裏路,有一口山泉,叫八龍泉。八龍泉的周圍,全部是碗口粗的竹子。到那裏休息一下,喝點水,吃點幹糧!”
丹花說:“白順陽,你忽悠我吧!這麼高的山,哪裏有什麼山泉呀!”
白順陽說:“你給我十個膽子,我也不敢騙你呀!你再往前走兩裏路,要是沒有八龍泉,我就把你背到小姨家!”
丹花說:“那好,這可是你說的!”
兩口子一說好,便繼續往前走。走了不到兩裏路,果然聽到泉水流動的聲音。轉過山頭,一片竹林便呈現在丹花麵前。
竹林裏有一口山泉。山泉的水很旺,一直湧到了泉沿兒上。然後,沿著泉邊,“嘩嘩嘩”地流往山下。
白順陽說:“這裏原來有一座寺廟,叫虎頭寺。每年,這裏的香火不斷。前些年,破四舊立四新,人們把這寺廟扒了!”
竹林外,寺廟的廢墟還在。殘垣斷壁,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丹花隻對這八龍泉感興趣。泉水又涼又甜,丹花一口氣喝了一個肚子圓。喝飽了水,便在泉邊坐了下來。竹林裏涼氣襲人,轉眼間,丹花身上的汗水便沒有了。
白順陽說:“看你那個饞樣兒,像八百輩子沒有喝過水一樣,不過看你這樣喝水,我真想把這八龍泉搬回咱們白家莊!”
說著無意,聽者有心。丹花一聽,便來了勁兒。她問:“順陽,你剛才說什麼來著?”
白順陽一看丹花當了真,有些急。他說:“丹花,一我不是神仙,二我不是妖怪,我給你說著玩的,我可沒有那能力把這山泉給你搬回去。”
李丹花說:“順陽,你還別說,要是把這八龍泉搬回咱們白家莊,不僅可以解決吃水問題,而且還可以澆地,多好呀!”
白順陽說:“老婆大人,我看你現在是當官當迷了。這裏離咱們白家莊有20餘裏山路,咱們走就走了老半天,別說這山泉了。你說,你這不是白日做夢吧?”
李丹花沒有理會白順陽的冷嘲熱諷,而是繼續問:“這山下住有人家沒有?”
順陽說:“沒有,這裏方圓20裏內就沒有人家!扒這寺廟的時候,還是外地的人來扒的呢!聽說,扒這寺廟的人,回去後,有的得病死了,有的殘了。人們說,這是虎頭寺的佛爺顯了靈!”
白順陽說了這麼多,其實,這些都不是李丹花關心的。李丹花關心的是如果真要把這八龍泉搬回白家莊,會不會有人不同意!既然這裏方圓20裏都沒有人家,這八龍泉的水就是白白地流到山下了。這樣,俺李丹花咋折騰也沒有人管。
丹花說:“順陽,你大致估計一下,這裏海拔高,還是白家莊海拔高!”
白順陽想都沒有想,便說:“當然是這裏海拔高,咱們走了這麼遠,你難道沒有發現,咱們一直是在走上坡路?”
丹花說:“是呀,水往低處流。隻要這裏的海拔高,咱們就能把這八龍泉搬回白家莊!”
原來,這一年,白家莊遇到了10年不遇的大旱。要是在建設丹江口水庫以前,白家莊的地全部在丹江岸邊,那裏的土質厚,地肥,能抗旱。可是,現在,白家莊的地全部是開荒開出來的石渣地,土質薄,隻能靠天吃飯。遇到天旱,就隻能幹瞪眼了。
莊稼幹死也就算了。關鍵是白家莊幾百人吃水也發生了困難。白家莊人後靠後,吃水主要靠白家莊村邊的一口山泉。這口山泉水量小,勉強夠村子裏的人用。遇到大旱,山泉就沒有了水。沒有了水,白家莊人吃水便隻好到山下丹江河裏挑水吃。別看白家莊人坐在院子裏就能看到丹江河,可是,要真正到丹江河把水挑到家裏,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因為,白家莊到山下的碼頭,要走三裏遠的山路。這一來回就是六裏。挑一挑水,至少需要1個多小時。丹花為這事兒操碎了心。現在,有了這一泓山泉,李丹花能不高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