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世間奇人異事(40)(1 / 3)

1944年11月,家住路易斯安納州的美國水兵羅伯特·德瓦雅在休假中為了參加華盛頓市水兵俱樂部舉辦的“讀《聖經》”比賽,在這一日淩晨兩點來到俱樂部,經過一番角逐,居然獲得了比賽的優勝獎。獎品奇特,是免費讓他往遠在1500公裏以外的家裏打一次長途電話。羅伯特興致勃勃地撥通電話後,等了半天,卻不見有人來接。一心想聽到妻子聲音的羅伯特並不肯甘心,於是請電話局值班小姐讓電話鈴一直響下去。巧的是這晚羅伯特家裏正發生著不幸。由於煤氣栓出了故障,煤氣充溢在整個房間裏,全家人已處於半昏迷狀態,是近於頑皮的羅伯特長時間不停的電話鈴聲將家人從昏迷中喚醒,於無意間中止了一場悲劇。

醉鬼“救”人

1988年11月26日2l時3分15秒,我國雲南省西部的瀾滄一帶發生了7.6級的強烈地震。

損失巨大,傷亡慘重。但也有些人因偶然事件而僥幸活命。

位於地震中心的竹塘鄉戰馬村,地震的當晚正好放露天電影《田園情侶》。20個寨子中,500多看電影的人僅僅被地震摜倒在地,而在家的老老小小則死亡3千人。更有奇者,木戛鄉民族小學曆來是21時半下晚自習,適逢6日那天敲鍾的人喝醉了酒而將手表戴反了,把整點看成了半點,晚上9點就敲了鍾。下課3分鍾後就地震了,校舍悉數夷為平地,而300多名學生幸免於難。

書中奇遇

這是一件發生於60年前的事情。

一天,大學生約翰·拉科斯特邁著沉重的步伐,走進了羅馬梵蒂岡市立圖書館。

約翰自小就失去了父親,是由母親一手把他養大的。母子相依為命,生活十分困苦。但約翰從小就顯示出讀書才華,他能過目不忘。後考進了大學。可惜由於經濟條件差,不得不退學,到梵蒂岡市立圖書館來找約班尼·美爾卡神父,求他在圖書館替他安排一個工作,以維持母子的生活。

“對不起,很湊巧,神父剛出去,我想他大概很快就會回來,請你坐下等一會吧!”圖書館的職員很客氣地對約翰說。

約翰走進了接待室,在椅子上坐了下來。

接待室的四周都是書架,書架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書籍。

約翰等了一會,覺得很無聊,為了消靡時間,便隨意瀏覽書架上的圖書。這時候,一本包著書皮、裝幀別致的書把他的目光吸引住了。

書的上麵落滿了灰塵,看樣子是很久沒人讀過了。書脊上寫著《動物學》,作者是葉密魯·德非布裏。

約翰從中學時代起就非常喜歡研究動物學,他立刻將此書從架上抽出來,從第一頁讀起……他越讀越起勁,以至於差點把找神父的事也忘了。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他終於讀完了。

他發現最後一頁的空白處有紅墨水寫的幾行字,不過,從墨水的顏色看,寫的時間已經很久了。

書頁上這樣寫著:“有一件意想不到的幸福在等待著這本書的讀者。你如果對我這本書感興趣,便立刻到羅馬市帕拉茲·秋斯特去,在公證處領取E·F·14第75號的密封文書。”

好奇心使約翰等不及神父的歸來便跑到公證處去,辦理了閱讀密封文書的手續。

過了不大一會,公證處的職員拿來了一個信封交給他。他迫不及待地打開一看,裏麵隻有一張紙條,上麵寫著:

“你是第一個把我的書從頭讀到尾的人,所以我決定把我自己的全部財產贈給你,這封信就是我的遺囑。我雖然寫了這本動物學,可是世界上誰也不肯讀它。我的親屬也好朋友也好,他們隻是在表麵上頌揚我的研究和著作,實際上誰也不肯認真地讀我著的這本書。我心中既懊悔又煩惱,於是我隻留下這一冊,其餘的全部燒毀了。剩下的這一冊,我也送給了梵蒂岡市立圖書館。世界上隻有你一個人把我的書讀完,我非常感謝你,祝你幸福!

葉密魯·德非布裏”

約翰喜出望外,高興得像風一般地跑到駐羅馬的法國領事館,把事情向館中人員詳細地說了一遍,又把《遺囑》交給領事人員。

可是,領事館的工作人員怎麼也不相信約翰說的話,特意打電話到公證處詢問,直到公證處的答複與約翰所說的一樣後,才大吃一驚地對約翰說:

“啊!真出乎我們意料之外,事情真如你所說的那樣。德非布裏的遺產一共是400萬裏拉(意大利元),但隻憑這份遺囑而死者的父母、子女、或兄弟姐妹不來辦理移交手續,這筆財產是誰也不能給的。不過,法律仍然是尊重遺囑的,你得到款項的機會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