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裏鄉隻有百多戶人家,在人口稠密的南方並不多見。村寨周邊多是山地,平整的田地極少。
山裏人家,上山狩獵者居多。方家大伯即是村長,也是全村最好的獵人,一手箭法曾經射殺過猛虎。
平常青壯出去打獵,婦孺在家中生產桂花蜜,桂花酒。七裏鄉釀製的美酒、花蜜,遠近聞名。一到寒冬臘月,有許多人前來收購。
每到這個時候,七裏鄉形成集市,極為熱鬧。這幾日,已經有人支起蓬帳,開始交易。
周圍方圓七裏的桂花樹,不知是哪些前人栽種,卻也造福了後世子孫。正應了一句古話,‘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前人乘涼,後人遭殃!’
方靜的家就在小河邊上,房屋不大,隻有三間正房。卻收拾的異常潔淨,看得出來經常維護。
這是方靜大伯的功勞,他每年都會過來修繕一番。
房屋門前的青石板路貫穿整個村落,就是雨雪路滑,鄰裏之間也方便走動。小河清澈見底,從門前緩緩流過,不時能看見歡快的小魚躍出水麵。
方家大伯介紹,河名铖托。傳說有神人持铖一夜開鑿,托夢於人,因而得名。人們飲水灌溉全靠此河。
房屋周圍的桂花樹生長的極好,其中幾棵粗有一圍,最少已是百齡古樹。樹冠蓬鬆如蓋,全都經過專門修剪。
三個人正好占據三間正房。方靜本想住在中間,隔開兩人。沒奈何為了凸顯越心馨的身份,隻得將位於最中間的正房留給了她,使得韓冬房間緊靠著越心馨。
梁國雖滅,越心馨身為公主,珠寶金玉卻也不少。隻是在這鄉村僻野,就是在集市之中,人們還是以物易物為主,金銀並沒有太大用處。
三人剛剛安定,許多物品都未配備,平常吃食卻不好保障。好在隻有兩個男兒的大伯母很是喜歡方靜,交代三人每天過去吃飯。
鄉下百姓一日兩頓,這讓錦衣玉食,慣食三餐的越心馨極不適應。直到一天,韓冬擒回一隻活生生的野豬,三人才算結束了這種日子。
從小飄零的韓冬顯示了一番廚藝之後,兩女再也不願去伯母家吃飯了。
方家大伯還以為是自家婆娘心狠,不喜侄女。心情憤鬱的上門吃過一回後,卻是連方靜的兩個堂兄也經常拖家帶口,借故過來叨饒一番。
這裏靠近南方,往年下雪很少。今年在年節之前,卻下了一場大雪。大雪封山,讓集市中專門收購野味的商戶大失所望。
擔心安全,方家大伯上門告誡韓冬,雪天路滑不要再去狩獵。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卻是指普通常人,韓冬在高大平滑的城牆上也能縱跳如飛,若趟平地,根本不在此列。對方遠之的告誡,韓冬隻是點頭。
待方遠之出門,也隨手披上一件薄衫,迎著風雪向銀裝素裹的山頭而去。
大雪之中,收獲頗豐,回到家中已臨近傍晚。看到等在門口的兩女,韓冬笑笑,指著用一張獸皮裹著的獵物示意方靜給大伯送去。
近幾日家中過節物品早已備足,今日所獵之物全部留為自用。越心馨看著韓冬手化殘影如飛的收拾獵物。
這本是庖丁解牛之事,在韓冬手中卻好似大師潑墨寫意,帶著一股獨特的韻味。讓人隻覺賞心悅目,可惜她的心思卻不在此處。
年節已至,父王他們卻還未趕到。不知他們到底如何,還有雨蓿一個人待在越國軍營,也不知情形怎樣。
正在愁腸百轉之時,門前一陣急促的跑動聲。越心馨心頭不由一震,滿懷希望的看著敞開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