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端倪(1 / 2)

從韋薑的話語之中,能夠感覺到她對這位雲師非常熟悉。應該是很早以前就認識了此人。並且這人也是姓雲,與雲妃的關係不言可喻。

從這點也能看出,當年韋薑與母親的關係,隻怕並非僅僅隻限於是同鄉之誼,應該還會有更深的聯係。

“嗯……”

被稱為雲師之人,也能感覺到麵前的女子,應該與自己相熟。因為雲師這個稱呼,還是很久以前一次玩笑之後,留下的戲謔之語。當年也隻有極熟之人,才會以此稱呼。

這人驚異之下,不由輕嗯一聲,抬頭看向麵前的韋薑。想是行醫之人,千奇百怪的傷情見過太多,倒是並沒有被韋薑臉上的傷疤所嚇住。但仔細查看片刻,也無法從相貌之中,找到與記憶之中熟悉的信息。隻得開口問道:

“你是……”

“我是韋薑……”

韋薑沒有絲毫猶豫,立即回答了一聲。卻令雲師猛然間站了起來,指著韋薑那張布滿刀疤,顯得異常猙獰的臉,驚詫萬分的叫道:

“你……這……不是……難道你是……”

好在大堂還算明亮,人也不少。已將韋薑疑為神鬼的雲師,好久才稍微平靜下來。又仔細打量了一番,這才好似找到了幾點與當年的相似之處。不過聲音之中,依然帶著一絲顫抖。

“你為何會變成這般模樣,當年我曾問過雲……太後,不是說你在二十八年前的雲水宮大火之中,已經……”

韋薑聞言輕聲一歎,卻並未回答雲師所問,反而轉身對韓冬說道:

“公子,雲師雖然比我大了不少,但早年也算極為相熟。應該有四十年了吧?我記得雲師當年漂泊到此,被雲伯收留了下來……”

這些年來,韋薑一直躲在越國和集鄉間,平時沉默寡言與人交流極少。此時好似因回到了自己從小熟悉之處,想要述說的欲、望油然而生。

“雲伯就是我們和玉城最好的醫師,而且平生最是樂善好施,方圓百裏無人不知。這間藥堂也是雲伯在五十……五年前親手所建,。”

“太後雖然冰雪聰明,卻並不怎麼喜歡醫術。雲伯將一身醫術全部傳授給了雲師。太後當年出嫁之後,雲伯仙去,這家藥堂就交給了雲師!”

韓冬點了點頭,這位雲師既然是外公的養子,就算是自己的舅舅了。韋薑隻是如此介紹,並未點明自己身份,認與不認,這是要將選擇權交到了自己手中。

不過在這種時候,自己確實不太好有所表示。盡快趕往寧安,才是最為緊要之事。雖然當麵不認,實在有些失禮,此刻卻也顧不得了!等到再有機會,當麵賠罪也不為遲。

“老夫雲起,雲師隻是朋友之間戲言而已,鄉間一拙醫,怎敢當得醫師之稱!不知這位是……”

問診之事被人打斷,正在等候的幾位病人也無不耐之意,隻是靜坐在旁等候。想是因雲起醫術頗高,平時看病也會經常出現急診,需要打斷一般普通問診。再加上韋薑麵容太過滲人,也令人也不敢放肆。

韓冬正在猶豫之時,雲起應是已從韋薑話語之中,察覺其中有些蹊蹺。虛手一指韓冬,轉而向韋薑問道。

韋薑轉身看向韓冬,目光露出詢問之意。卻見韓冬緩緩搖頭,意指此時並不是相認之機。韋薑正要隨意而言,先將雲起敷衍過後再說。又見韓冬擺擺手,隨手指了指門外的長街。

韋薑正覺得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韓冬是何意思。突然長街之上,隱隱傳來一陣鑼鼓喧天,以及戰馬奔騰而來的震動。而這聲音,正是向著醫館這邊而來。

……

和玉城並非軍鎮,並無駐軍總領。因此淨水灑街、響鑼開道,在這城中是隻有城守大人才能享受的特權。可是隨之而來的卻又有戰馬奔騰之聲,而戰馬隻有軍方才有。兩者同時出現,著實有些令人費解。

在韋薑聽到動靜之後不久,毫無武功的雲起也感覺到了這番異動。不由雙眉一蹙,也覺有些驚愕。

身為魏國太後兄長,雖並無官職在身,但到底會賜下一份薄有俸祿的爵位。而因太後之故,和玉城守也會時常前來拜會。但以往拜會之時,定會先派人過來知會一聲,以免出現不太方便之事。

若是隻聞響鑼開道,也還罷了。說不得是城守大人,因事情緊急,不及派人前來先行通稟,就趕了過來,這也不足為奇。但聽這動靜,隻怕軍方也有份參與。雙方一同前來,卻是前所未有之事。

要知魏國開國之祖,早年曾做過唐國經略使,深知文武官員之間聯係太過緊密的後果。因此立下過許多律法,專門針對此事。文武之間互不相統就是其中之一。

雲起身為國舅,也自有消息來源,也聽到過上將軍薛擒虎已生反叛之心,魏國軍方有些不穩之類的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