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鳴鏑(1 / 3)

鎮原城正是龍驤軍團營雷的駐地。作為邊疆重鎮,所轄地域自然極為廣袤。

因此朝堂所派往此地的行政長官,品級必定會提升至三品之上。並且等到回歸中樞時,成為六部大佬會是順理成章之事。

但文臣在軍鎮任職期間,不管怎樣,署理政事之時,總是會受到軍中將領的一些鉗製。

在血殺堡一役中,原鎮原城守協助薛擒虎謀反被斬。因為韓冬的緣故,倒是為朝堂空出了一個位置來,想不到會是讓寧可前往赴任。

也難怪這群文士送別寧可時,都並無太過傷感之意。

要知寧可年紀雖輕,卻已是魏國當之無愧的文壇領袖。在朝堂之上,也是擁躉極眾。現在調任邊城,韓澈也是有利用其聲望,牽製營雷之意。

而寧可隻需三年遷轉,到時攜守衛邊關的聲望重回朝堂,隻怕六部之長也難酬其功。以不到而立之年登上首相之位,也猶未可知。若是如此,比其先祖,也不須多讓。

不過寧家曾有大功於魏國,就連京都也以其先祖寧安為名。民間常有傳言,寧家子孫有免死金牌留存,事實上這種事情雖不中但亦不遠矣!

寧家子孫就是有判國之罪,魏國王室隻怕也確實會酌情處置。由此可見,魏韓對於寧家的優待之意!

並且魏國建朝一百餘年來,寧家作為文臣之首一直鎮寧安,力保魏韓朝堂安穩。這麼多年來,寧家之人從未離開寧安任職!

在這局勢嚴峻之時,韓澈竟會將寧可調任鎮原。就算是為防備營雷獨霸一方,這種事情以韓冬看來,也是得不償失!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自古皆然。

大將在外要的就是絕對的信任與權威,韓澈以軍演表示看重營雷之意。卻又將寧可調任,自有其監督之心。這樣一來,隻會令情形適得其反。

而寧家數代忠於魏韓,寧可此次出京雖也有為王室分憂之心,但拋妻棄子之下,心中到底會有些不甘。本是想兩全其美,最後隻怕會落個兩不討好。這種安排,韓澈實屬不智!

……

寧可在這綠柳林前偶然遇到韓薇,到底存了一絲期待,若是可以借韓薇之力,令韓澈收回成命,也能免了自己一番奔波勞累!

因此這時才刻意將自己調任之事說出,也有試探一番的打算。

韓薇自幼能得先王讚賞,實在自己的有過人之處。而且方才一路聆聽佛唱,已躍升至煉心之境,沉穩之處更勝往昔。

此時心中就是對寧可調任邊關再過驚訝,也隻是輕呃了一聲。看了韓冬一眼,見他麵色也是毫無異動。韓薇才不動聲色的問了一句:

“姐夫可去拜別過母後?”

寧可能以弱冠之年,成為文壇領袖,也是眉眼通透之人,一聽韓薇之言,已明白其中之意。

“魏王陛下昨日旨意下發之後,微臣曾前往雲水宮拜見太後。隻是宮中內侍回稟太後偶感風寒,不能見客!因此並不曾見到太後!”

聽到寧可沒能見到母後,不論是何種原因,韓薇情緒立刻有些不穩,不禁向前跨了一步,正要發問之時。隻覺手臂一緊,一股不可匹敵的巨力頓時傳導全身。身體不由自主被定在原地,動彈不得。

這時柳林深處,一聲尖厲的鳴鏑之聲響起。踏入煉心之境後,韓薇目力得以強化不少。清晰的看見一支軍中互通信號的響箭,瞬間自天而降。

“奪”!的一聲,正好插在離韓薇身前一步之處!

而這個位置,正是韓薇剛才就要踏足之處。若不是韓冬將她拉住,這位長公主殿下在情緒激動之下,就是受些傷害也是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