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韓澈的想法並不難猜,如果條件允許,他隻會有一個唯一的想法,那就是保住王位!可惜這點絕對不會被韓冬所允許!”
“因此他在自由與性命之中,必然會選擇自己的性命!所以他的回答隻會是留下來,就算是將自己鎖入寧安城那片新植下的禁柳之中也無所謂了!”
蒼茫的夜色中,忽列的聲音傳送的極遠。
他回頭看了看已遠遠落在身後,顯得有些荒涼的草地。馬上就要離開夏州,回轉大蒙,他心中卻不由浮起一絲淡淡的不舍!
與夏州的繁花似錦相比,大蒙實在太過荒涼。與其讓不懂珍惜的夏州人擁有,這片肥沃的土地更應該成為大蒙子民的放馬之地。
而這個想法,是忽列作為天選之民最高貴的子孫,在登上大蒙帝位時,就曾發下過的重誓。
這也是每一位大蒙帝王都會許下的誓言,也是前人沒有完成的夙願。帶領大蒙子民,用弓箭與彎刀征服這裏,讓這片肥沃的土地成為大蒙的牧場,這是每一位大蒙之主的夢想!
想要征服這裏,首先必須了解這裏。
所以為了實現這一夙願,無數大蒙子民付出了太多。
許多人離開天高地闊的草原去往夏州,了解這裏的人和事,他們甚至不惜埋骨異鄉。也隻是為了了解這個曾經令天下所有國家,都瑟瑟發抖的夏州。
而忽列在成為大蒙帝王的這些年,付出的更多。
這些年來,他所做的一切,都隻是為了使大蒙變強,也使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三十八歲的黃金年齡,身為天下最強大的帝王,忽列竟然還沒有立下自己的後妃。
因為忽列堅信流傳於夏州的一句話:有誌者事竟成!他需要的是排除一切雜念,專心致誌,方能得其始終!
這些年來,他也欣喜的看到夏州越來越弱,就連被大蒙視為夢魘的漢國劉秀也漸漸衰弱下去!不需要多久,隻等到今年的青草變得枯黃,就是大軍南下之時!
可是,就在他以為自己已經可以率領大軍策馬南來之際,一個仿佛能令光芒萬丈的太陽也黯然失色的名字,卻在夏州冉冉升起,阻隔在大蒙軍鋒之前。
韓冬!
這個名字讓忽列甚至覺得自己已經做了近十二年的努力,已算是徒勞無功!
……
“陛下!不論如何,有韓澈在魏國的牽製,魏國不可能快速平穩下來。這件事情定然會牽涉韓冬極大的精力,應該會使他暫時無力助劉秀一臂之力!
“要知道治理一個國家,與自身武功的高低,並沒有必然的關係!隻要我們快速拿下漢國,與薛帥的大軍互為犄角,就算等到韓冬能騰出手來,也會無濟於事!”
忽列心中暗暗歎息一聲。烏恩在武道一途,不在自己與薛擒虎之下,但謀略之道,卻無甚建樹!
韓冬天驕一般的人物,豈是依照常理能夠推斷。如果依照常理,當初在藍慕措的數十名高手,也不會無功而返,反而是在韓冬無心殺伐之下,倉皇而遁了。
隻要韓冬現身,小小寧安城,乃至整個魏國,都會匍匐在他的腳下!任何人麵對他都會是一樣的結果。
世上從不缺少聰明人,何況是數千年紛爭不斷地夏州。所有人都會明白韓冬存在的意義,對每一個國家來說,他就是一道無人能夠逾越的城牆!
魏國上下也是一樣,自古以來,人總是會選擇趨利避害,這無關節操,隻是作為人最直接的本能而已!
隻怕就在這日落之前,曾經強大的魏國,已經被韓冬掌控在手中。
忽列看了看緊跟在身後的三騎。
雖然身邊加上忽列也隻有四位騎士,但無一不是高手,行進之中自然攜帶著一股排山倒海的氣勢。確實大蒙鐵騎,天下無雙,這一點無人能於否認!
如果是在往日,忽列也會為他們的勇武感到驕傲。
可是,自從見識過韓冬的強大之後,忽列卻無心讚許!
緊隨在自己身後的烏恩天賦極佳,一身武功早已不在自己之下。特別是這次夏州秘行,親眼看過武宗之石後,對他武學之道啟發更大。
從最近幾次與自己交手的情形來看,自己已有吃力之感。隻怕過不了多久,自己就會被他超越。
這本來應該是令自己高興的事情,畢竟這烏恩雖然對自己忠心耿耿,他的武功越高,也代表大蒙實力更加強大。但是在此次親眼看到過武宗之石後,忽列卻依然有一種時不待我的感覺。
身後的另外兩名騎士,也是大蒙年輕一代中,萬裏挑一的佼佼者。隻是他們與烏恩一樣,專心武道,卻疏於權謀之道,隻能留在身邊,當做一員猛將使用而已。
隻有一同前來的另外一人,才讓忽列更加滿意!
可惜的是這人太過固執,竟然想要去親眼看看韓冬,這點卻讓忽列對他的期望值,降低了不少。
在踏上回家之路的此時,忽列突然有種敘述一番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