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帝君武斷(2 / 2)

熊浩天聽得這一席話,氣就不打一處來。帝慶越來越武斷了,隻知道一味的苛責,從不問問當時情況與各種因素。

帝慶見諸位王無一不低頭者,唯有到校熊浩天直視不避,便更怒。於是問道:“至尊浩天為何不避本帝神光?”

一向剛直不阿的熊浩天大聲說道:“帝君怎麼不問當時就有何人在場,情況如何,誰是最大嫌疑之人呢?”

帝慶冷哼道:“孤隻需要知道答案與結果,至於分析過程,推理結果,是爾等之職,難不成所有的事都讓孤細細分析審理嗎?那要爾等有何用?我隻想知道龍陽鼎在誰手中,如何討回,何時能討回。爾能答複孤嗎?”

“回帝君,老臣不能。老臣不知在誰手,更不知向誰去討,更談不上何時能討回。老臣愚昧,請帝君責罰。”

“哼,一群廢物,限爾等在此將一切梳理通順後再來喚我彙報,爾等從速梳理!”說罷,轉身離去了。

帝慶甩袖氣憤而去,眾臣一陣慌恐。熊浩天麵色難看,不自知的歎息了一聲。

熊靈風觀大至尊氣色,知其生悶氣,便圓場道:“諸位也別瀉氣,如今帝國災難重重,自北冥寒洋王立旗謀反後,西邊北雪域“隴江王”也不滿帝君而反,緊接著南蠻“離成王”,東海“馭波王”紛紛舉旗立國。如今帝國飄搖不定,而今又斷了龍脈,氣運折損,身為一國之主的帝君如何不著急呢?三泉山之事吾等確有不周之處,帝君雖然武斷了些,但也事出有因,還望諸位靜下心來,替大王思量一番。”

身為熊氏的血脈,熊浩天縱然一萬個不喜歡帝慶,卻也不能表現消極。無論帝慶如何罵他們,也不能棄他於不顧。畢竟,熊氏的天下並不是他帝慶一人的。如今他在位兩百餘年,離下台也遠了。隻要堅持過這最後的幾十年,待下一代名君登帝後自能改變局勢。

想到這裏,熊浩天便說道:“靈風至尊所言不差,剛倒到是老夫不避帝君帝威激怒的帝顏,連累諸位挨罵實在不該。”

諸王聽罷,連盡快安慰表態,氣氛又平息了下來。

熊浩天輕輕的抖了抖袖子說道:“諸王,我們確實需要將所有的事情串聯起來梳理一遍,找出其中關要,給天下一個答複,給帝君一個答複。整個三泉山從發事到如今無怪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備戰階段亂,靈巫王為何要出兵討伐三泉山?為何選在中秋出兵?為何會選一個小千夫做帥支援?”

“第二階段魔戰階段,為何會有血海大軍圍殲豐子墨大軍之舉?為何白沙郡大軍堵了退路?為何俊知道地下龍脈走勢?為何拔了“釘龍針”?魔羅大軍為何窮追不放錢勇大軍?”

“第三階段爭寶階段,龍陽鼎到底去哪了?這三個階段看似沒有什麼明顯聯係,但卻實為環環相扣。還請諸位各自暢談自己的觀點,我們以掌握到的信息加以大膽推測,力爭還原真相。”

章雲飛說道:“我被大王匆匆召來,所知信息極少,不敢妄加猜測。”

雷巫王震天罡也說道:“我也是被大王臨時召來,以前沒有關注過三泉山之事,實不敢發表見解。望諸位諒解。”

熊浩天嗬嗬笑道:“這裏隻是梳理,不做定論,你二人不必過謙。”倆人便不再說話。

智巫王軒轅東升以智慧思維深邃,已經眯起眼在心中暗暗細推了起來。

這時蚩天雄說道:“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我知道一些,現我全部說出,大家參考一下。”

“當年我與神巫王一起梳理帝國十二條龍脈時,發現整個帝國中沉睡著七頭大妖主,當初以為隻是地脈孕育而成,但恐他們有一日會覺醒危害百姓,我便與神巫王一起煉製了專讓大妖主繼續沉睡下去的強大丹藥。丹藥共分兩份,每份300粒,一份由我保管,一份有神巫王保管。神巫出事後,這監督妖主的事情就落到了我的肩上。……

未完待續,精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