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繼位後,以隋文帝遺詔為由,逼迫兄長楊勇自盡。其親弟蜀王楊秀被他誣陷使用巫蠱詛咒隋文帝及幼弟漢王楊諒,被剝奪官爵貶為庶民軟禁於內侍省,後與諸子一起被軟禁。
楊廣登基後的一連串行為,徹底滅了楊勇楊秀造反的苗頭,新帝手段淩厲,讓眾位大臣心生膽寒。
而李淵冷眼旁觀著這一切,看著楊家父子相殘,兄弟相殺,默默感歎他的姨夫隋文帝一生功績,最後卻毀在了兒子手中。
楊廣掃平了潛在的威脅後,終於開始大展身手。他剛一登基便提出了兩項大工程,一是營建東都洛陽,二是修建大運河。
此提議一出,朝野反對。大隋開國不過幾十年,正當是休養生息的時刻,可是楊廣不顧百姓疾苦,偏要勞民傷財。群臣紛紛反對,可是楊廣不是隋文帝,他剛愎自用,固執己見,怎麼可能聽取朝臣們的意見呢?很多勸諫的大臣都被楊廣訓斥、貶官,李淵明白,徒勞的上疏沒有任何作用,隻會給家人帶來災難。
楊廣讓宇文愷負責東都洛陽的修建事宜,任命他為營東都副監。開皇二年,隋文帝下詔營建新都大興城時,也是由宇文愷擔任營新都副監。開皇十三年,隋文帝要在岐州修建仁壽宮,再度任命宇文愷為檢校將作大匠,後又拜為仁壽宮監、將作少監。可見此人有著豐富的營建修城的經驗。
至於大運河要如何修建,派何人修建,楊廣還沒有拿定主意。畢竟這是一個大工程,對於人選,楊廣不得不慎重考慮。
這一日,楊廣召楊素進宮問策,他問道:“修建大運河之事,派何人總管為好?”
楊素心中早有想法,他向楊廣進言:“臣舉薦一人,可擔此重任。”
“是誰?”楊廣問道。
“李淵。”楊素說道。
“李淵,他行嗎?”楊廣皺皺眉頭,滿臉不信任的樣子。他對自己這個大臣兼表兄沒有過多關注,在他眼中,李淵不過是一個碌碌無為的唐國公,在朝堂之上毫不起眼,這樣的人,怎麼能夠擔任修建運河的大事?
楊素道:“李淵也算是出生貴族,名門子弟,其祖父李虎乃西魏‘八柱國’之一,其父李昞承襲了爵位,並任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其母和陛下的母親還是親姐妹。李淵七歲襲封唐公,先帝時,李淵曾為千牛備身,而且為人豁達寬容,才華橫溢,修建運河應是綽綽有餘。”
楊廣驚奇的看了一眼楊素,玩笑道:“卿從未如此讚賞過一個人,這個李淵有何德何能,讓卿如此看重?”
楊素知道,楊廣自小聰慧,早就明白自己瞞不過他。他義正言辭地說道:“李淵出仕多年,無功無過,匿影朝廷,沒有任何存在感。此人隱忍不發,靜水流深,如今陛下初登基,我們用修建運河之事測測他的態度,看他是否真心支持陛下。”
楊素說話做事果然嚴謹,楊廣就知道他推薦李淵必有道理。於是楊廣點頭道:“就按卿的意思去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