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靜每說一句,李世民的眼睛就亮一分。他聽著劉文靜的訴說,眼前漸漸勾勒出一幅藍圖。在劉文靜的描述中,他們可以先將太原避難來的百姓都聚集起來,再加是李淵的部眾,則可得十幾萬大軍。而後從太原起兵,順天應人,高舉義旗,乘虛入關,號令天下,不出半年,江山唾手可得。
李世民不由笑道:“君言正合人意。”
“隻是……”“劉文靜遲疑道,“若想起事,令尊必須得同意。不知……”
李世民知道劉文靜的顧慮,他本想直言說父親早已有此想法,可話到嘴邊,他突然打了個轉兒,“肇仁兄所言甚是,你請放心,在下會勸說家父,以大局為重。”
劉文靜卻有些擔憂,他言道:“晉陽宮監裴大人和令尊是至交,聽他說,他也曾勸過令尊,隻是被令尊直接喝退了。”
李世民大驚,沒想到裴寂叔叔竟然也和父親談過起兵謀反之事,估計父親當年疑慮重重,才拒絕了裴寂的好意。
劉文靜繼續說道:“我和裴大人也有些交往,不如二公子先去見見裴大人,讓他幫忙勸諫令尊吧。”
“也好。”李世民心不在焉的答應了下來,在他的腦海中,裴寂還是多年前經常來李府串門的,那個和藹可親的叔叔呢。
李世民向李淵說起了劉文靜下獄之事,也談了劉文靜給李世民說的那段話。李淵滿意地點頭道:“劉文靜果然是劉文靜,這幾點說的不錯。”
“父親,如此人才,讓他關在牢中,豈不可惜?”李世民說道。
李淵了然道:“二郎,你是來為劉文靜求情的?”
“父親一道指令,便可將劉文靜釋放。劉文靜也會對父親感恩戴德,協助我們李家成事。”
李淵卻想得更加深遠,“劉文靜是陛下下旨關押的,我雖為太原留守,但也不能明目張膽的抗旨。”
李世民見李淵似乎胸有成竹的樣子,好奇道:“父親有何辦法?”
“為父會上書,為劉文靜求情。”李淵說道,“再用金銀珠寶買通陛下身邊之人,替劉文靜說說好話,陛下自會放了他。”
“陛下會同意釋放劉文靜?”李世民完全不敢相信,隋煬帝會如此輕易赦免。
李淵笑道:“你太不了解陛下了,陛下抓那些人,不過是為了震懾李密,讓他投鼠忌器。李密心狠,全然不顧朋友安危。陛下見這招無用,自然會放棄。到時候為父勸陛下大度,收攬民心,陛下便會放了劉文靜。”
李世民聽完後,終於放下了心。他又想起一事,問李淵:“聽劉文靜說,裴叔叔曾勸父親起兵,父親拒絕了。”
“那是很早之前的事情了。”李淵回想起來,笑道,“當時時機還不成熟,自然不能和你裴叔叔攤牌。”
“現在呢?”李世民覺得現在時機成熟,可以實話實說了。
可是李淵卻搖頭道:“我李淵身為臣子,篡奪君主皇位,說到底還是我們有違天理。現在最主要的是收買人心,為父不可主動提議謀反。若你裴叔叔想通過你勸說為父,你答應了便是。記住,你現在做的事情,為父什麼都不知道。”
李世民明白謀反之事,一不小心就會敗露,李淵謹慎點是對的。他點頭道:“兒子明白了。”
“劉文靜算是拉攏過來了,為父還要讓你再去結識兩人,此二人今後會成為我們的得力助手。”
“是何人?”李世民問道。
“長孫順德,劉弘基。”李淵介紹道,“他們為了躲避遼東兵役,逃到了太原。你想辦法和他們聯係,勸他們跟我李家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