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全村老小都驚了(1 / 2)

隨後,劉兵叔就這麼靜靜的盯著我,也不多解釋。

我稍稍一愣,多次示意他解釋一下,但他就是笑而不語,一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表情。

我回憶了以前我爺爺出去做事時,祭拜祖師的場景……

哦,原來如此!

“嗬嗬,我這塊木頭主要是雕刻幾個人像,還請劉兵叔你幫我琢磨琢磨。”

說著,我就從口袋裏麵再次掏出一個早就備好的備用紅包,有著一千多塊錢,遞上去。

“嗬嗬,小明你有心了,這怎麼好意思呢!”

他嘴裏這樣說著,但還是很快就將紅包接收了過去,也沒有拆開看裏麵的數額,便是直接落入了口袋。

我見此他臉上的笑容更甚,便知道他這是滿意了。

“雕刻,可以說是木工裏麵比較難的一份手藝了,尤其是人像,最是難以傳神。”

“所以兵叔我也不是坑你,直接和你說吧,這雕刻出來的人像,若是不傳神,非但起不到效果,反而會有反作用。”

稍稍一頓,劉兵舉例告訴我。

“廟宇裏麵的道祖、佛像吧,雖然每一個人的手法都不一樣,而且大小、材質等都有著細微的差別,但為何都能起作用呢?”

“這就是傳神的效果了!”

“若是不傳神,即便是金銀鑄成,也沒有法子顯靈;若是傳神,就是稻草、泥土塑身,也一樣有求必應。”

他這麼一說,我也懂了。

那就是我沒有雕刻的基礎手藝,若是這木頭,即便是我費盡十二分心力,那也無用。

“那我到底該怎麼做呢?”我反問劉兵叔。

“嗬嗬,其實也簡單,在我們這個行業呢,是這麼做的。”

“你把材料,照片或者設計圖紙給我,我來幫你雕刻,最後在點睛的時候,由你來點,這就行了。”

他這麼一說,我想到了那個故事,畫龍點睛!

以前老祖宗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隔行如隔山,原來還有這麼多的講究在裏麵,這倒是讓我受教了。

我奉上一根香煙,劉兵十分滿意的點了點頭,表示我很上道嘛。

我也知道,如今這社會,若是沒有一點表示,想要請人辦事,還真沒法子讓人家盡心盡力。

劉兵就著我的火機點燃了煙,吸了一口,繼續說道:“若是關公、財神之類的雕像,我幫你全部完成就好了。”

“你這是親族雕像,是要上家廟的,所以到時候你來點睛的時候,記得早一點,我備好上等油墨,你再滴入一滴你的血進去,混合好了再點睛,方能起到作用。”

“那毛筆呢?”我問道。

“毛筆也是新的,不能是其他人用過的,嗬嗬,我這裏有,所以不用你買。”

“到時候來了,再弄個老公雞,至於香紙、蠟燭燈東西,我這裏也有……你隻要記得你該做的,其他的就放心的交給我好了。”

劉兵叔信誓旦旦的拍著胸脯說道。

我想了想,的確這是最好的方法,便答應了他。

當即我又回家問了一下奶奶,老人家懂得的就是多,她說也是這個道理。

好比家裏的屋子上梁一樣,所有的工序都是木工匠人來做,但是最後的上梁,還有貼符籙時,就得主家人動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