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缸神巧誘良家婦 (1)
詩曰:
好把名花著意防,休教閑蕩出宮牆。
無端蜂蝶尋香至,惹得若心似絮狂。
這首詩,單表人家妻女,斷要防閑。不許他燒香拜佛,玩水遊山。莫說出去招人眼債,惹起是非。倘遇著一個遊花,貪你姿色,暗裏通約,忙中放箭,常被人竊了去。雖你十分硬掙,當他軟求不過,自不覺要走了爐,如水就下。有人壅之,則向上流了。婦人水性,往往如此。
話說浙江寧波地方。這地方也是個大碼頭去處,多名山勝跡,古剎新庵。其中奇人異教,亦種種疊出。內有一人姓穀名新,娶妻名喚勝兒。其嶽父因無兒,止此女,生得聰明乖巧,代得父力,故名為勝兒。寡母弘氏,三口過日。穀新出外為商,留寡母弘氏在家伴著勝兒。這勝兒不唯聰明乖巧,抑且美貌妖嬈,隨你恁麼人見了,都要多看一眼的。其夫臨行千聲叮囑母親道:“媳婦幼小,不諳世情。嚴緊他在家做生活,不可閑戲遊蕩。”母親聽兒囑付,日則同行,夜則同睡,一步不離。即娘家來接,亦不放他獨自出門。然其母弘氏,有一樁大病。說起佛,則信心合掌,再不疑慮。有同伴來約他去報恩寺聽經,弘氏辟道:“兒子遠出,後生媳婦在家,沒人照管,怎麼好去?”那人道:“就同小娘子一齊去聽聽,也是女轉男身的因果。”弘氏道:“說得有理。”遂叫媳婦打扮出門,一齊同往報恩寺來。
緩緩而行。路上遇著一個後生,名喚溫柔,原是老龍陽,委的生得聰俊,打扮得齊整。陡地看見勝兒,把身子都酥了半邊,道:“世上有這等標致的人,與那畫兒上的美人不差多少。”遂緊緊跟定細看。隻見他:
一隻小金蓮,穩步去;
六幅錦裙襴,整整移去;
一件杏黃衫,飄飄蕩去。
翠雲翹,烏雲鬢,苒苒飛去。
卻說那溫柔,或瞻前,或顧後。
隻見那婦人扭捏身軀。
從腳瞧至頭,風流往上流。
從頭瞧至腳,俏麗滿身發。
那溫柔越鎖不住心猿,轉意轉覺難舍。那勝兒見這後生跟來跟去,也把眼來一睃。暗道:“世上男子內也有這等標致的。”也覺喜歡看他。你看來,我看去。詩曰:
一見相歡美少年,秋波回顧各相憐。
誰家出閣飛鸚鵡,害得狂疽夜未眠。
不覺到了報恩寺,聽講經的紛紛不一。他婆媳尋一個坐頭坐下,溫柔也去尋一個坐兒。緊對著勝兒坐了。目不轉睛的,一眼釘著,看得勝兒的:
臉兒,雞蛋新剝;腮兒,桃花新綻;
齒兒,匏犀新削;口兒,櫻桃新破;
項兒,香粉新捏;手兒,玉筍新織。
看了委實消魂。適和尚出來分點心,一個人一個饅頭。溫柔見了道:“待我來相幫你分。”忙忙的去分,將分到勝兒身邊,暗地向袖中取出一條汗巾兒。這汗巾兒也是一個情人送他的,上繡著兩個鴛鴦,交頸的睡在蓮花之下。汗巾頭兒上,。又吊著一個香囊兒,香囊上畫的是春意。將來折好了,襯在那饅頭底下。拿了向勝兒奶邊一塞,又到別處去分了。勝兒看了暗笑道:“你看那後生,假意兒來分饅頭,故意向我奶傍亂塞,討人這星便宜兒。”便將手去拿饅頭,卻是這一條汗巾兒,疑道:“我的汗巾在袖裏,這是那裏來的?莫不是那後生遺下的。”欲要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