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在五萬的後麵,加一個“0”(2 / 3)

“你說當代藝術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的成果?!你知不知道劉海粟當年在美國公寓裏住下,一直想辦個畫展都沒辦成;陳逸飛剛從美國機場下來,所有的資產就是手中幾個大箱子;陳丹青剛到國外也是租房子住,中國藝術家在國際上並沒那麼大的影響!”楊誌彬覺得譚秋農的話,誇大其詞。

“你和我說的事都是什麼年代的事?現在已經進入二十一世紀了,我們國家和人民的地位,早就和從前不一樣!我也給你舉個早些年的例子,丁紹光在國外就一直生活得很好,他的“雲南係列”一直有人追捧,再拿當代那些先鋒畫家來看,請他們到歐洲辦畫展的事,也不是稀罕玩意了,當代藝術家的畫,就算二三線上的,都拍過上百萬!”譚秋農沉吟片刻,不屑地對楊誌彬說,“我在國外生活過一段時間,看到和了解到的,都是一線消息。”

“你說的這幾個畫家,他們中有的手頭功夫硬,有的在聯合國都有關係,更不能排除走上層路線的那部分投機分子。你說的那些當代藝術家,很多都經過時間的考驗,價碼不是隨便加上去的……你知不知道給葉曉楓定下這樣的價格,隻會害了他。他不能參加這樣的賭博遊戲!”楊誌彬的情緒更激動了,麵對譚秋農,他第一次流露出鄙夷之色。

“嗬嗬,別爭了,大家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談!”無聰打斷了他們的話,說,“我說你們不要把話題扯遠,就事論事地探討問題。楊誌彬,我也知道你是在為曉楓好,可依我看,你有些低估了他今天取得的成績。把價位定得過低,會影響將來的發展,有時候,我們應該更大膽些。”

“此話怎講?”楊誌彬問無聰說。

“這段時間,我也在考慮曉楓畫價的事,第一次上拍,第一次亮相,這是非常重要的。客觀地說,曉楓的新作無論是從理念上看,還是從藝術表現力上來看,都是極其值得稱讚的,拋開是否成熟不提,但我跟譚秋農,還有其他幾個業內的人士都反複探討過,他有潛力,而我們也需要繼續激發出他的潛力,讓那些藏家們真正體會到曉楓畫作的藝術價值。”說到這裏,無聰起身走到玻璃窗前,在會議室裏走了一圈,看看眾人的表情,才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接著說,“怎樣讓藏家認識到曉楓藝術品的價值,起拍價很能說明問題。如果把畫價定成五萬,其他人,特別是一些不懷好意的競爭對手會認為我們沒底氣、沒信心,把曉楓的作品當成平庸之作,也就不能跟那些普通畫家拉開距離。依我看,應該在五萬的後麵,添加一個‘0’!”

無聰的這番話讓在場的人鴉雀無聲,就連楊誌彬也因無聰的定價而感到暗暗吃驚。葉曉楓鼓動著喉結,以為無聰過於盲目自信,就算他的作品再怎麼出色,也無法定到五十萬的起拍價。無聰覺察到葉曉楓的心思,衝他點點頭,接著說:“我想,或許在場的各位都會對這個數字保持懷疑態度,其實,先前我也怕定太高,反而會冷場,沒人競拍。所以我事先也跟拍賣行的人商量過,征求他們的意見。他們以為,經過這段時間的宣傳,曇城的那些藏家們已經對曉楓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換句話來說,他不再是一個‘新人’,他有機會一鳴驚人。”

“藝術品的價值不是靠探討幾句就能判斷出來的。藏家們也不會因那些宣傳,就頭腦發熱地開始競拍、購買。”楊誌彬說。

“你說得很對,藏家們大多老謀深算,需要用事實說話。可楊誌彬你是否記得,中韓佛文化交流會那件事?”無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