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七日談——節日特別篇之三(1 / 2)

【貓七聊齋之燈籠喬家】

我要說的,並不是鼎鼎有名的喬家大院,而是另外一個,你所不知道的——燈籠喬家。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某條小溪邊,有一戶人家。

那戶人家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家裏的人上上下下都有糊紙紮燈籠的好手藝。糊成了的燈籠麵兒展,紙有韌勁兒,風刮不破,雨淋不熄,引得十裏八鄉的人們都來這戶人家買燈籠。

漸漸地,小溪邊居住的人越來越多,周圍越來越紅火。時間一長,在這裏住的所有人都知道,這裏有個會糊紙燈籠的人家,姓喬。燈籠喬家越做越大,不僅糊普通照明時用的燈籠,還承接了紅白喜事和過年猜燈謎時用的花燈——實用,精巧又漂亮。

一年又一年,這一年,近年端的時候,燈籠喬家又接了一批燈籠生意,定做的全是帶紙繡球的走馬燈,規格大大小小各不相同,一合計,居然有上百個。喬老爺打量了一下買家,那人穿著一身並不華麗的衣服,但是卻出得起不菲的訂金,雖然感到有些奇怪,喬老爺還是沒有多問,畢竟沒有誰跟銀子過不去的,許是哪個達官貴人家,猜燈謎辦燈會時要用的呢?

接了單子,喬家上上下下很快開工了。因為這次需要的燈籠數量比較多,連喬老爺都親自上陣,動手紮竹條,糊燈籠,可巧趕在上元佳節之前,終於做好了這批有史以來最華麗的燈籠,這一大堆精工細作的燈籠,擺滿了喬家的各個角落,從大門口一直到廂房,喬家上下進進出出都得加小心,生怕一個沒留神踢倒了燈籠,讓燈籠粘了灰,就不好看了。

喬老爺看著一地的燈籠,笑得合不攏嘴,忙派了一個年輕人按照買主留下的地址去送信兒,讓人家過來拿燈籠。年輕人出去了,不到半天時間便折了回來,說是在半路上遇到了買主,買主三天後過來取。

三天後,正是上元佳節的前一天。

夜裏不知怎的,燈籠喬家突然失了火,大火來勢洶洶,沿著大門口的燈籠一路燒到了喬家的廂房,撲都撲不滅。他們哭啊喊啊,可是全部都給淹沒在了燈籠劈裏啪啦的爆裂聲中,聽起來像是放爆竹。烈火一直燒到了淩晨,一大家子人無一幸免,全部都給燒死在了裏邊。

第二天,周圍的人們從沉睡中醒來,發現小溪裏流的水竟一夜之間變成了紅色,燈籠喬家不複存在,隻留下一堵堵被煙火熏得焦黑的殘垣斷壁。血水從門縫裏流淌出來,帶著星星點點的焦黑,注入溪水。

人們望著眼前這般破敗的景象,有的搖頭歎息,有的議論紛紛,都說喬家若是滅了門,恐怕這世上,再也尋不到如此誠心實意的手藝人了。

眼下,還有另一件事讓大家犯了愁:周圍的人們吃飯、洗衣,用水都從這小溪裏邊取,眼下,這溪裏的水變成了血染的紅色,怕是不能再用了。這可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