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文試(2 / 2)

花言巧語、滿臉堆笑的,這種人是很少有仁德的,這樣解釋便足已。

再如: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其意,就是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裏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童生試的考核整體來說,極其的簡單,一點也不難。

南宮笑現在所要做的就是,字要寫的工整而又漂亮,紙張上不能有墨跡等等,這些在考官在評卷的時候,也是計算在內的,這算是一種隱性考核。

答題極其順利,隻是一番功夫,諸多題目,南宮笑幾乎都答完了,但忽然卻在一條題目停下了筆來:君子遠庖廚,何意?

這一道題,其實就是前麵舉例的那般,要將這一句話解釋出來,君子遠庖廚是什麼意思?

這一題,若是對於其他的考生就容易了,但對於南宮笑就有點難了,他瞬間心中就閃過了諸多的念頭:“這道題是一個陷阱嗎?”

君子遠庖廚這一句,有兩處出處,人為廣知的是《孟子》的《梁惠王章句上》。

所謂“君子遠庖廚”,不過說的是一種不忍殺生的心理狀態罷了。也就是齊宣王“以羊易牛”的心理,因為他親眼看到了牛即將被殺的樣子而沒有親眼看到羊即將被殺的樣子。“眼不見為淨”,所以君子遠離宰雞殺鴨的廚房。

但“君子遠庖廚”這句話,真正的出處是《禮記。玉藻》:“君子遠庖廚,凡有血氣之類弗身踐也。”

也就是說,凡有血氣的東西都不要親手去殺它們。

但是在這個儒道的世界,這君子遠庖廚的理解完全變成了一種偽善,更似乎成了貴賤的工具,被完曲解了一般。

君子遠庖廚這一句話,讓廚子,還有殺雞殺鴨這一類的都變成低賤之人,下賤之事。

“難道,這個儒道的世界,就沒有人懂這一話真正的意思,還是故作不懂?”

南宮笑犯難了,以他看來估計蔡五柳他們不是不懂,而是假裝不懂,或者不敢去衝擊,曲解而形成的貴賤體製,要是這樣他也就得老老實實順著這個意思答。

“可要不是呢?”

糾結就糾結在這裏,所以南宮笑感覺這很有可能是一個坑,大:若是按照曲解作答,一個不小心跌進去,被人有意放大,定然被人恥笑,並伴隨終身,如此簡單的一句你都不懂。

但若是將這一句真正的意思答出來,衝擊已形成的貴賤之分,招致諸多“君子”抨擊不說,評卷的就是直接在答案上給個“叉”,他也沒有地方說理去。

進退兩難,擇期輕者而取之!

“故遠庖廚,仁之至也。”

南宮笑選擇做正確的解答,把“君子遠庖廚”作為仁慈的品德加以提倡,完全符合孟子的原意的。

至於,這種“不忍”之心,這種忍,被當成而借口,君子該遠離廚房,將做飯殺雞視作賤業,做飯殺雞為下賤之人——他盡數通盤否定。

“朝中無人當官就是難啊。”

科舉當中的注意事項,或者禁忌,以及風向,南宮笑實在無從把握,其後南宮笑都是一馬平川,沒有任何難度。

“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凋也。”

這是最後一題,出自《論語》,以此作一首詩!

意思很容易理解:歲寒,是每年天氣最寒冷的時候。凋,是指樹木落葉。到了每年天氣最冷的時候,才知道其他植物大多都很早凋零,隻有鬆樹和柏樹在最後萎謝。

這句話比喻有堅韌力量的人,耐得住困苦,受得了折磨,不至於改變初心。

這道題完全可以這麼理解,就是以鬆柏作一首詩,此題是這一次文試當中的壓軸題,占的比重很大。

南宮笑在腦海之中搜索了一番,謳歌鬆柏的詩歌數不數勝數,要說這有堅韌力量的人,耐得住困苦,受得了折磨,不至於改變初心,有一首最為合適。

他直接落筆了。

大雪壓青鬆,青鬆挺且直。要知鬆高潔,待到雪化時。

這是開國十大元帥的一首詩,革命的歲月,那艱苦的年代做出,而那一個年代之人,他們不堅韌誰堅韌。

這一首詩讚頌人的堅韌不拔、寧折不彎的剛直與豪邁,以及不畏艱難、雄氣勃發、愈挫彌堅、堅強的精神。

“這麼快!”

在一眾考生錯愕的目光當中,南宮笑停筆,起身,交卷!

他走出考場之時,他抬頭了一眼天空:“也許我文試,我和楊十五最後之差就是那一道題‘君子遠庖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