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多麼的悲傷,多麼的心痛,在天亮而來的第二日,長妤還是擦幹眼淚,然後趕回了營地。
回去的時候,不離還沒醒,長妤慢慢的走到旁邊,然後將她輕輕的籠到自己懷裏,然後,在她的額頭上親了兩下。
“娘親。”不離睜開了眼。
長妤摸摸她的小臉蛋:“娘親帶你去一個地方好不好?”
不離抬起手圈住她的脖子:“娘親去哪兒,不離便去哪兒。”
長妤笑笑,然後將她抱起來,走出了帳篷。
因為最近戰事不緊張,更多的是靠聶無雙和秦笙,何足道等人住持,所以,她也不大擔心,然後帶著不離,騎上了馬。
母女倆一路前行,然後終於在一座城池前停了下來。
不離抬起頭,看著城牆上的那兩個字,道:“妤城?”
長妤點了點頭,微笑道:“是,是妤城。”
是你的父親給你的母親建的一座城。
兩人騎馬進入城內。
現在的妤城,卻並非當初那般隻有兩個人的樣子了,現在的妤城,到處都是人,當初戰亂,此處又僻靜,未受到轉亂之苦,所以,大量的人湧入,而現在,裏麵已經頗為繁華,隻是再也沒有當初滿城盡是碧海月茶的盛景了。
因為現在正是春節,即便前方還在打仗,但是依然沒有打亂這裏喜氣洋洋的氣氛。
長妤和不離在人群中穿梭,不離自打生下來,還沒有見過這般人間煙火的景象,看著那火紅的場景,還有那一個個孩子捂著耳朵點燃爆竹的場景,幾乎有些目不暇接了。
這十裏長街,到處都是火紅的燈籠,在這個冬天裏,仿佛點燃了一把火。
長妤看著不離閃爍著的大眼,問:“不離想玩嗎?”
不離搖了搖頭,哼了聲:“小孩子的玩意兒,我才不喜歡。”
長妤幾乎要笑起來,這個性子,明明很喜歡,倒是要裝作這般樣子,真是和他……一模一樣。
長妤壓下心中的痛意,然後將不離從馬上抱了下來,然後牽著她的手,一邊走一邊穿過人群。擠擠攘攘的人群,到處都是一片火紅,一會兒又是昆侖奴的麵具,一會兒又是糖葫蘆,一會兒又是雜耍,一會兒又是麵人,不離看的目不暇接,長妤一邊走一邊撿著這些東西,然後一個個的塞到不離的懷中。
不離拿著那昆侖奴麵具,看了看,然後將自己臉上蒙著的東西給拿了下來,而那邊,站著的小販正在吼著“餛飩啦,皮薄餡大的餛飩啦!快……”,但是冷不防看見那張露出的小小的臉,頓時卡殼了。
這個世間,怎麼可能有這般美麗可愛的小孩?!
但是所幸天黑,所有人都在歡喜的熱鬧中,誰也沒注意。
不離將昆侖奴的麵具戴上,便清脆的笑了起來。
這大概是,這一年來,她鮮少的笑意。
她不過是個孩子。
長妤摸摸她的頭,然後看著不離將自己的麵具往上一推,露出小嘴巴,然後看了一眼麵人,又往自己的嘴裏塞了一個糖葫蘆。
長妤便又牽著不離的小手繼續往前。
而這個時候,前方卻突然傳來一陣熱鬧的喊聲,長妤和不離看了一看,長妤看見不離眼底那亮晶晶的好奇之意,便帶著不離走了過去。
到了那處卻發現,一個人正站在一個閣樓前,手裏拿著一個酒杯,正慢慢的在手中移動,他站的高,旁邊斜的生出一枝梅花,紅的想要將整個世間的紅都壓下去。
他背對著所有人站著,隻留著一頭發絲從朱欄上垂下來,但是緊緊是一個背影,卻也讓這個世間突然錦繡。
而這個時候,隻聽那朱閣上麵的男子發出一聲歎息,開口詢問:“可猜出來了?嗯?”
長妤隻覺得有一道光劈了過來,頓時,身邊那些聲音再也聽不見的,什麼人聲,鞭炮聲,還有風聲,頃刻間都歸於寂靜。而她也再也看不到任何的顏色,什麼紅的,綠的,黑的,白的,通通都消失的一幹二淨。
隻有那朱閣上一個背影而已。
隻有那背影處一個聲音而已。
此時此刻,心如擂鼓,仿佛是一場最為驚慌的夢,但願沉醉不複醒。
這個背影!這個背影!
這個聲音!這個聲音!
長妤抬起手,捂住嘴巴,然後,淚如雨下。
是誰的尾音輕揚,恣意傲慢,沉悅無雙,一如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