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對決(2)(2 / 2)

警員向他擺擺手,表示自己還算好,隻是他的身子不住地在發抖。

易雲昭一邊拿出手機打電話求助,一邊蹣跚地向出事的公寓走去,剛走了兩步,他看到扭曲的鐵門倒在地上,門被熏得漆黑,但卻依稀可以看到凸出的四個數字:2709。

易雲昭腦子裏亂成一團,一方麵是爆炸來得太突然,二是他不知道這是否意味著彭濤已經畏罪自殺……

在離此幢公寓不遠的街道,柏皓霖坐在車裏看著不少好奇的人向事發地點奔去,於是他發動了車子,驅車離開。

他知道,這不是一起意外,而是宮婷一手策劃的,不,與其說是宮婷,不如說是自己。

柏皓霖接近宮婷不隻是為了了解彭濤的家庭情況——谘詢所的布置可謂是為她量身定做——黃色雖然可以令人心情舒暢,但也可以造成情緒的不穩定;黑色的密封櫃每次都會占據宮婷的大半視線,黑色可以使人情緒低落、鬱悶,諸如此類……這一切都是為了切斷彭濤的後路。

柏皓霖不僅利用心理暗示不斷加深了宮婷對彭濤的懷疑和憎惡,還利用她設計彭濤與李望龍自相殘殺,並最終將他推向絕路。

這雖不是柏皓霖的本意——他原本打算借易雲昭的手,與宮婷一起內外夾擊逼彭濤露出馬腳,最終以謀殺罪將他逮捕,讓他受到法律的嚴懲,可是他最後不得不改變自己的做法,雖然意外死亡的結局有些便宜了彭濤。

柏皓霖的嘴角不禁泛起無奈的微笑,畢竟這樣的結局不是他最想得到的。不過他知道自己去除了一隻包裹著漂亮外衣的蠱蟲,以防止它蠶食更多的生命,同時他也清楚地知道,這僅僅隻是一個開始。

8月5日,晴

彭濤告訴我殺害文澤的還有一個我意想不到的人,此人會是誰呢?

現在回想起來,前期我和文澤並沒有露出絲毫破綻,他的身份一直隱藏得很好,是什麼時候出現了問題?

是我與徐東平接觸後?

不,與他接觸後的一周內都相安無事,而是他提交了對我的證人保護計劃後,事情才開始轉變——開始是我被襲擊,從那以後,我就與文澤斷了聯係,但沒多久他就出了事,這極有可能是他們故意將我們分開的手段!

文澤剛死不久,證物室的資料被一場無名大火燒得精光,整個案子被迫停滯,從這裏看來,其間定有莫大的聯係。

那麼誰是那個我意想不到的人?徐東平?法官?還是法院中的某個人?

既然是“意想不到的人”,那首先是我絕對信任的人,並且與此案有關的人……

是徐東平嗎?

仔細回想被襲時的情形,那兩名歹徒刀刀致命,如果不是徐東平及時趕到,我早就沒命了,這其間的巧合有多少?預謀又有多少?

如果徐東平真是與他們一路的,那起被襲事件隻是強製對我實施證人保護的手段,以達到分開我和文澤的目地的話,那他們為什麼不索性殺了我以絕後患?他們在等什麼?

或者說,他們在期待我什麼?

雖暫不知原因,但我不會讓文澤失望!

第二章 殺手準則

邪惡衝動盡管不容於道德標準,但卻是人的本性之一,

是人的內在因素,也是基本因素。

缺了它,善就沒有意義;

缺了它,人類就會迅速滅絕。

動物沒有邪惡衝動是因為它們沒有道德觀念。這就是為什麼天神允許魔鬼恣意行事而不毀滅它的真正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