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較量(6)(2 / 3)

範國懋在查明了死因後,開始用小刀刮指甲裏的物質,將其放在一張紙上。

“這些東西有用嗎?”柏皓霖問。

“如果死者曾經反抗,她的指甲下就會留下凶手的皮膚纖維,有了皮膚纖維就能檢驗到凶手的DNA,雖然現在並沒有建立完整的DNA數據庫,但如果有了嫌疑人,就可以進行比對,從而縮小範圍。”範國懋解釋道,他的語速平緩,似乎隻是在例行公事。

柏皓霖點點頭,他也明白了神秘人士為何要幫他處理徐東平的屍體——他勒住徐東平的時候,徐東平抓了他的臉,雖然沒有流血,但指甲裏一定留下了他的皮膚纖維,如果當時警方找到他的屍體,就可以從中得到柏皓霖的DNA,這也是神秘人士所說的“足以將你送到死刑場的致命錯誤”,這也更加證明了神秘人士是一名專業法醫。

“現在的案件多是衝動殺人,不是掐死,就是用刀捅,還有就是重物擊斃,也不知對你的研究有沒有幫助。”周成祖一邊將他處理完畢的那具屍體放進冷凍櫃,一邊說。

柏皓霖淡淡地笑了笑,他感覺到周成祖並不希望自己待在這兒,卻裝作不知。

範國懋把紙上的物質裝進證物袋後就準備將屍體放進冷凍櫃,柏皓霖奇道:“咦,不用解剖嗎?”

“在能確定明顯死因的情況下不需要解剖,”周成祖搶答,“除非死者家屬要求。”

柏皓霖嘴上沒什麼,心裏卻不認可周成祖的答案,雖說這兩具屍體都可以判斷其死因,但解剖中或許可以發現更加細微的證據,比如可以確定他們生前是否被性侵犯、可以從他們的氣管中找到死亡時所處的環境、從他們的胃液中找到他們曾吃過什麼諸如此類。這些細節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幫忙找出凶手。

“你還需要再看看嗎?”範國懋禮貌地問。

“嗯。”柏皓霖開始仔細端詳著。

死者的身體沒有特別之處,隻是她指甲上有幾條不太明顯的白色條紋引起了柏皓霖的注意,他問道:“這個白色條紋說明了什麼嗎?”

“可能是營養不良吧?”範國懋推測道。

“會不會是中毒呢?”柏皓霖問,“我記得有時候中毒,指甲上也會出現白色條紋。”

“哈,如果死者真的已經慢性中毒,為什麼凶手還要掐死她?這不是畫蛇添足嗎?”周成祖不同意柏皓霖的看法。

“或許我們要找的是兩個人,一個是凶手,另一個則是謀殺未遂。”

“那做個化驗吧。”範國懋似乎並不喜歡與人爭論,他想拔下死者的頭發,可輕輕一抓,一把頭發掉了下來,他的動作僵了僵,卻不動聲色地放進證物袋。

現在法醫鑒證處已沒什麼事了,柏皓霖不便再留在那兒,他向兩人道了謝後,退了出來,通過這次短暫的接觸,他已對他們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

相比而言,周成祖更擅長交際,範國懋則有些自卑,這可能與他的行動不便有關;在工作上,周成祖雖更專業,但較為自負,不願意接受不同的意見,範國懋可能不如周成祖細致,他的脾氣卻很好,表麵是一個不易親近的人,實際上更容易相處;另外,周成祖嘴上說歡迎自己,實際卻並不希望自己待在那兒。

可是現在的資料太少,柏皓霖還不敢輕易得出他們中誰是神秘人士的結論。

柏皓霖來到毒理檢驗處,檢驗人員正將周成祖送來的那些頭發的發根剪下,放進試管。

“請問這樁案子是哪位警官負責?”柏皓霖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