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他拋出這樣一個刁鑽的問題也是有目的的,目的就是為了考察王俊傑這些方麵的能力,看他到底有沒有幫自己寫文章的能力和水平。
王俊傑隱隱約約已經有所覺察,曹縣長叫自己來絕對不是為了同自己聊家常,也不是同自己吟詩作賦,談古論今,討論文學,一定另有目的,之所以同自己談這麼多,又拋出如此刁鑽的一個問題,無非是為了考察自己。
因此,他不敢掉以輕心,思索一番之後才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句話出自三國魏人李康的《運命論》,原話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李康所作的《運命論》旨在探討國家治亂與士人個人出處之間的關係問題。他強調‘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可是誌士仁人‘蹈之而弗悔’,目的是為了‘遂誌而成名’。不想這話今天竟成了中國人古來已是嫉妒成性的證據。一個人,縱使你很優秀,但你必須學會適應環境,審時度勢,不可清高自傲,一意孤行,我行我素;應虛懷若穀,團結同事,用自己的行動,帶動大家的能動性和創造性。隻有這樣,你才能在社會上有一席之地。物盡天擇,適者生存。另外,在用人方麵,首先,正視人言。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高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傲才往往會成為大家攻擊的對象,成為眾矢之的。有道是,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人言可畏,有的領導者可能因不辨真偽,偏聽偏信,而對傲才橫加製裁,或者幹脆打入‘冷宮’,結果人言雖然平息了,但人才也流失了。因此,領導者應正確對待人們對傲才的議論,一方麵,對傲才要常提醒、勤敲打,促其改正自身存在的問題,但對那些毫無根據的飛短流長,則要明察秋毫,以正視聽;另一方麵,要多給傲才傲物者提供與群眾接觸的機會,讓他們在相互溝通中多一些理解,在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的過程中慢慢改掉恃才傲物的不良習慣……通過這句話,也讓我從中得到一個教訓,那就是: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不能好高騖遠,目空一切!”
王俊傑的這番話嚴謹有度,綿裏藏針,無懈可擊,精彩絕倫。
曹玉華聽後,連連點頭,道:“不錯,分析的比較到位,而且很有自己的獨到見解。”
接下來,他又提出了一個問題,讓王俊傑結合現在全國各地都在搞的招商引資工作談一談國家當前為什麼要搞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有什麼特點?以及目前我國市場經濟還有哪些不完善的地方?
平時沒事的時候,王俊傑就愛看報紙,尤其關心國際國內的政治經濟發展形勢,因此,這個問題更難不倒他,他略加思考,便結合鄧小平南巡講話精神,深入淺出談了什麼是市場經濟,市場經濟的特點,以及目前我國市場經濟還有哪些不完善的地方,談完這三個問題後道:“早在1979年鄧小平就指出:市場經濟隻存在於資本主義社會,隻有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這肯定是不正確的。社會主義為什麼不可以搞市場經濟?這個不能說是資本主義。我們是計劃經濟為主,也結合市場經濟,但這是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1985年,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之間不存在根本矛盾。1992年春,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進一步指出: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
王俊傑觀點新穎,見解獨特,曹玉華聽後如沐春風,更加對王俊傑刮目相看起來,雖然隻有短短的十幾分鍾,王俊傑已經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能量。自己當領導多年,見過的人何止千千萬萬,但見到這樣一個年輕人,還是第一次。看來天下之大,人才處處皆有,就看你有沒有求賢若渴的心情,有沒有發現人才的運氣,有沒有識別人才的一雙慧眼。
他感覺,文章交給王俊傑寫絕對沒有錯,他相信王俊傑一定不會辜負自己的殷切期望,於是道:“小王,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你現在心裏一定有一個疑問,就是我為什麼叫你來我這裏?並和你談了這麼多話吧?現在我就告訴你,我想讓你幫我寫一篇文章,我給你一個星期的時間,要求五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