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要命咯(2 / 3)

到了圖書館之後,我隨便挑了一個位子就立刻坐了下來。然後,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給我帶來的思想價值,隨後便陷入了思考:“近體詩說白了,就是指押韻的詩,也就是我們常見的律詩和絕句。科舉考試的考題中,要求考生寫詩,並且要求嚴格按照韻書來押韻。那麼你會不會很好奇,為什麼寫詩還要押韻,怎麼順口就怎麼來,這樣不好嗎?其實,押韻的本質就是利用相同的韻,使詩歌中造成一種周期性的重複,使吟調者和聆聽者在聽覺上產生一種回環的美感。

孟浩然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詩以清淺的語言將美好的瞬間聚成永恒,看似一覽無餘卻又含蓄曲折,反複吟哦又是回味無窮。這就是詩到自然,無跡可尋,風流閑美,流傳千百年而不衰。這首詩押的韻就是《平水韻》中,上平聲第十七韻部‘蓧’裏麵的曉、鳥、少。說到這裏,如果你還不能理解為什麼要押韻的話,那麼我們換個角度來思考怎麼樣?這樣吧,我們就從當代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待詩的押韻,從這個角度來看押韻的妙處。首先,我們還是以《春曉》這首詩來看,這首詩的第一個入韻字‘曉’,就已經給你一種暗示,讓你產生期待。當下一個入韻字‘鳥’按照預期的節奏來到時。也就是說,當人們的期待得到實現時,內心便會產生快感。因此,你會感受到詩的美感。當你回味這種回環的美感,便會再一次產生美感。這種美感會對人的理解和記憶都是有幫助的。現在你明白了吧?押韻,其實就是為了這種美感。”

我突然有些內急,所以一邊走去廁所,一邊還在思考著這個問題。在圖書館的走廊上,可以看到許多正在被英語單詞的華農學子們。他們小小聲地背誦著,生怕打擾到別人的學習。

回到座位之後,我又開始思考起來:“既然你已經知道了這是怎麼一回事。那麼我們接下來進入另外一個問題,你會不會很好奇《平水韻》是什麼?其實,是這樣子的,在南宋時期,有個叫劉淵的人編了一本書叫《壬於新刊禮部韻略》作詩押韻的參考資料。後來,又因為劉淵自稱江北平水人。因此,這本書就被稱為《平水韻》。之後,曆經元、明、清三代直至近現代,寫作格律詩仍是以《平水韻》為押韻的標準。現在你明白了吧?押韻,押的就是《平水韻》中的上平聲和下平聲。也就是說,寫詩要押韻的話,隻押上平聲和下平聲的韻就好。上平聲中有:一東、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魚、七虞、八齊、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刪。下平聲中有:一先、二蕭、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陽、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鹽、十五鹹。”

接著,我的大腦開始火辣辣地轉動著,心裏在想:“既然我們已經知道押韻要押什麼了,那麼我們在科舉考試中是不是就可以當狀元了?如果我們能穿越的話。其實答案還是不能。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因為在科舉考試,寫詩會被限製使用某個韻腳。是的,那些考官會限製你,叫你隻使用某個韻腳來押韻。因此,局限性很強。除非你非常有才華,否則還是當不了官。所以嘛,我們還是不要老想著穿越到古代,沒才華去哪裏都是當苦力的。不過,辦法還是有的。除非……除非你像曹雪芹那樣,那麼有才華。那你就穿越吧,我表示支持!但我隻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別寫太多詩。我們這些作為後人,每天都要考試的人,經不起你才華的折磨。當然啦,沒有讀過《紅樓夢》的人,是不會明白曹雪芹他為什麼被世人推崇。如果你也不明白,那我就這樣跟你說吧,原因呀,其實就是他真的太有才華了。曹雪芹啊,是我們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也是最複雜的作家。當然啦,他所創作的《紅樓夢》也是我們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而又最複雜的作品。曹雪芹他耗盡心血花了十年時間寫出了這部偉大的作品,字字千金。在他的筆下,每一個人都具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從而使我們僅僅憑借這些語言就可以判別出小說裏的人物。我突然想問你一個問題,不知道可不可以。你知道賈府有多少人嗎?先不管主子哦。這個大家族的運作要靠很多丫鬟和奴仆在幫忙的。紅樓夢裏麵有兩個地方提到賈府到底有多少人。第一個地方是在書中的第六回,一開始就說:‘賈府呢,人也不多啦,上上下下有三四百丁。丁是隻算男丁。’男丁就有三四百人了,丫鬟至少還有一倍,這還不算上小孩哦。如果你還不能肯定賈府有多少人。那我們可以通過小說人物‘麝月’,也就是在書中的第五十多回,罵那個不知禮的老媽媽的時候得知,她說:‘家裏上千的人,你也來,我也來,我連人都認不清了。’從這兩個地方,我們可以得知賈府有上千人。而曹雪芹卻能通過三言兩語,就讓我們記得其中四百多位小人物。你說,曹雪芹厲不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