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3章 懿旨賜婚(1 / 1)

安緡全由著喜娘引導,蒙著蓋頭但也能感覺到外頭熱鬧非常。鞭炮聲,鼓樂聲。走了好一會兒,喜娘在自己身邊低語:“小姐,小心腳下。”安緡應聲抬腳,早就等在門口的轎夫應聲抬簾,安緡穩穩坐在轎子內。舒了一口氣,“這才剛開始啊。”前邊一聲尖細的號子“起!”安緡知道一眾人就要去見郡王了。這蓋頭也是沒意思,等下見了郡王王妃少不得還要掀起來的。安緡對這種不漢不夷的禮節有些無奈。

“落轎——”隨著前邊一聲吆喝,轎子穩穩停住,安緡隨著喜娘走入正殿。感覺到自己的蓋頭被掀起來。安緡睜眼一看撞上了郡王妃笑意滿滿的臉。“好妹妹,多日不見,出落得更標誌了許多。”安緡低著頭微微屈膝,打算施禮。卻一把被呂妙榮拉住:“使不得,現下你是正兒八經的郡主,是我們的妹妹。今後你嫁到那邊,咱們便是一樣的了。”聽到這裏,安緡緩緩抬頭,對郡王妃的話報以一笑。

有幾個小廝已經將椅子擺好,安緡移步落座。打量著屋子裏的人。不僅是郡王在後邊正位坐著,立於一旁的還有宮師爺。安緡看著自己的一旁,舅舅也隻是站在旁邊。沄兒沛兒雖然也跟著送親隊伍過來,但是沒有郡王郡王妃的屬意,是不會進來的。之前走的時候,舅舅曾和自己示意過,在這裏盡可能想辦法讓沄兒露個臉。之前安緡自己也想過怎麼補露痕跡不顯刻意的引薦自己的表妹。但是剛剛郡王妃主動迎著自己,就很明顯了,在今天送自己去月祁的典禮上,郡王妃是主事的。自己若是把表妹叫上來,郡王不管上心與否,惹呂妙榮不悅大概是一定的了。

正想著這些,郡王妃的聲音又響起來。“妹妹,此番勞頓,上京那邊也很明白這裏的辛苦。我和郡王此前曾經上表,這不朝中不僅是聖上,就是太後也很讚許你此番呢。”呂妙榮話音剛撂下,一個穿著宮靴的太監,拿著一道錦卷,“太後懿旨,聽旨——”

一屋子裏齊刷刷下跪聽旨。

“文氏長女,才貌端莊。禎祐四年誕於烏廣,得蒙其父——都轉鹽運使司運同——文立珂教化於前,淑質卓雅、德思俱賢。而同後周先皇皇孫景濟郡王結為兄妹、乃封景和郡主。此前有感月祁赫連一族同後周烏廣通流日密,才俊學人、往返愈盛。聞赫連一族季子巽奇曆練有成,仁孝不侈,同景和郡主宜結良緣,樂見二人白頭之約,後周月祁修得秦晉之好。華夷隨唱,稱哀意焉。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這個太監讀完旨意,安緡自然首當其衝領旨謝恩。眾人平身後,安緡不免側目自己的舅舅成立珂,什麼時候捐的官,竟全然不曾知會自己。不過借著領旨的當口,安緡靈機一動,突然想到了怎麼把自己的表妹送到這正殿裏。

(大家可能會問,文立珂不是商人麼,怎麼在懿旨中有了官銜.首先解釋一下,都轉鹽運使司鹽運使,這個官職。始置於元代,設於產鹽各省區。明清沿襲.其下設有運同、運副、運判、提舉等官,這些官員往往兼都察院的鹽課禦史銜,不僅管理鹽務,有的還兼為宮廷采辦貴重物品,偵察社會情況。我也是根據烏廣郡產鹽這一個情況,增加這一官職.至於為什麼文立珂有官職,大家如果對古代賣官鬻爵有所耳聞,可能就不會奇怪.從秦漢開始,其實朝廷就有類似這樣政策,明清發展的已經名目繁多,白銀萬兩若花得.知府也可收囊中.安緡是商家女,和親如果單單封她是郡主,依舊單薄.就好像紅樓夢裏,秦可卿葬禮,賈府後人中有人為了拜帖好看,向太監買虛職.這都是非常常見的事情.季子:第三個兒子。仁孝不侈,就是人好孝順又艱苦樸素。另外為什麼沒有奉天承運這類的話,其一是因為是懿旨,其二一般古代賜婚的聖旨不帶奉天承運這幾個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