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靈家,大家圍坐在俞路身旁。
麵對這位滄桑老人,人們心裏有了種種猜測和探奇心理。
楊惠滿臉不解地說:“俞老師,說實話,連我們這樣的小輩都知道,當年的你是何等才華橫溢和聲名赫然,我一直想象你是個教授專家之類的人物,無論如何也不會想象到你老現在會是......”
俞路滿腹悲苦,自嘲地搖搖頭喟然長歎道:“本來,我是再也不想提起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那是我心靈的重創和終生隱痛,找到這裏住下來就是為了逃避現實中的種種煩擾,把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塵封起來,現在我能遇到你們,也算是一種機緣,我願意把我的人生經曆告訴你們。”
“我今年將近60歲了,我的人生就像一場夢,至今都沒有醒過來,還是渾渾噩噩的感覺,算是幾世為人了,有過巔峰到穀底的起伏跌宕,如果用一句話概括的話,那就是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的欲念毀了自己,落魄至此怨不得別人,是一念之差讓事業,愛情毀於一旦,至今痛悔莫及。我的故事很長很長,我是行屍走肉般生不如死地苟活到今天的,如果我象小靈這樣的話就是十條命也沒了,現在,我就把我的故事講給你們聽,希望對你們這些初涉世事的年輕人能夠少走彎路有一定警示作用!”
幾十年以前,俞路和本地的一個高中女同學範思儀一同考上大學,兩個人是一對情深意篤才華橫溢戀人,在大學時就表現出非凡的文藝素質和音樂造詣,對生活充滿了熱情和對理想的向往,大學畢業後,俞路分配到市文聯工作,範思儀進了報社成為一名記者,兩家單位相聚不遠,他們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工作和創作之中,範思儀在市報上寫過很多有影響力的報道,俞路愛好寫詩,經常能即興發揮寫出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作,兩個人喜歡唱歌音樂天賦突出,在單位舉行的一些文娛活動中,經常拿得出自創自演的歌曲,深受大家歡迎,範思儀在省城出差時,在一家樂器店看到一隻古樸精致的小提琴,立即花高價買了下來送給俞路,俞路愛不釋手,邊彈邊唱自得其樂練就了一手很好的琴藝,範思儀就在那和諧流暢的旋律下唱歌起舞,可謂琴瑟和鳴,共同的愛好也成了他們極大的樂趣,在一起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
兩人也喜歡郊遊采風,市郊有一個國家五a級旅遊勝地龍虎山是他們經常光顧的地方,也是他們滋生創作靈感的源泉之地。徜徉在風景宜人的山水之間,兩人激情澎湃,流連忘返,留下了很多情意綿綿風景照。
有一次,兩人在龍虎山,在無邊的綠海裏盡情徜徉,興致高昂,俞路心情沉醉地就著小提琴邊彈邊唱,優美的旋律餘大自然和諧地融彙,讓人心曠神怡,範思儀就著俞路悠揚的琴音翩翩歌舞,舞姿輕盈曼妙,吸引了很多人欣賞的目光。旁邊,一群天真爛漫的孩子正在進行夏令營歌舞活動,一個可愛的小女孩歡快上前地拉上他們加入其中,兩人和孩子麼盡情地唱歌跳舞,心情無比愉悅,回到了童年那美好的時光,俞路置身其中心緒翻騰,觸景生情,文采奔湧,一首詩詞竟然脫口而出,幾乎是出口成章,就是那首《我的童年》。
俞路當即進行創作朦朧性譜曲,兩人在音樂方麵有著高度默契,範思儀心領神會,就著俞路的琴聲傾情演繹,一首少兒歌曲佳作初具雛形。
這首歌創作完成一經推出,便廣為傳唱好評如潮,獲得全省少兒歌曲參賽一等獎,市委相關部門也賦予了很高的榮譽,讓人們記住了創作者俞路和範思儀的名字,兩人成了人們津津樂道的才子佳人,
不久。兩人都因工作業績斐然而升職。
參加工作幾年了,兩人度過了一段無憂無慮的快樂時光,成了俞路終生美好而溫馨的回憶。
後來,俞路驚訝地發現周圍的很多熟悉的人或不熟悉的人不知不覺之間都有了很大的改變。他們都是商界人士,在商海搏擊中取得了可觀經濟的效益。一個偶然的機會,俞路接觸了一個做服裝生意的朋友,由此了解了很多商界信息,這個朋友告訴他,這幾年服裝生意好做,利潤很高,每天有成百上千的純利潤。他是白手起家,當初借貸經商,經過這些年的打拚,現在昂首進入了中產階層。
朋友的一番話讓俞路萬分感慨,在市場經濟浪濤的強烈衝擊下,一直平靜的心態陡然波濤洶湧,心情再也難以淡定,心情無限矛盾糾結,經過一段時間心靈上的苦苦煎熬之後,就有了辭職下海的打算。
範思儀發現這個苗頭後,進行了極力規勸,兩個人談了幾個晚上,為此事發生重大分歧。
俞路對思儀說,自己現在是入錯了行,憑他的智商,應該屬於商海會有更好的發揮空間而不是單位機關,不想堅守一直清貧的創作。這些年雖然工作順風順水,心裏有種揮之不去沉悶憋屈的感覺總覺得自己要另一種宣泄爆發,現在終於找到了爆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