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我送親時帶上你(1 / 3)

正月過後,康凡就該考慮發展本地農業方麵的事了。和俞好商議後,將汾河營地收獲的那些小麥和玉米全部當做種子無償提供給轄區內農民種植。除了這兩種糧食作物之外,鍾漢強還帶來了棉花、甜菜、胡麻等幾種經濟作物種子,隻是這些種子沒有經過新一期的培育,數量還很少,首先得增加數量,待今年收獲後再從明年開始在轄區內推廣種植。至於那些蔬菜種子和果樹苗,也開始得以推廣。如此一來,轄區內總計三百多萬畝農田,隻要有一半的麵積種植這些優良的農作物,轄區內糧食就能自給自足了,而要稍許擴大糧食種植麵積,轄區內就有餘糧可供囤積,做為戰略儲備。這是俞好不敢想象的:自懂事以來,寧武府向為缺糧之地,常住人口大量外遷。如果真能實現糧棉富足,那可是亙古未有的好事!

“賢弟如此一說為兄怎不欣喜若狂?!然未曾親見,心內實是忐忑。”俞好將信將疑。

賀水長在旁說道:“俞大人,此事千真萬確。”

俞好喜道:“如此,康賢弟可謂天人也!”

康凡說道:“寧武府轄區內森林、草場麵積更為廣大,河流縱橫,極宜發展林業、畜牧業和養殖業,官府如能給予民眾優惠政策支持,數年便可繁榮。”

俞好點頭稱是,起身向賀水長躬身施禮道:“賀先生博學多才,又為本地大戶,實可獨當一麵。懇請賀先生能夠念及轄區民眾之福祉,盡出一己之力掌管本地農業之發展,為官府分憂一二。”

康凡也正是這麼想的,以賀水長的威望和學識,做這件事是再合適不過了。而俞好自從上次剿匪事件後,對縣衙中人是再不信任,隻是自己權力有限,尚不能處理這些複雜的人事問題,而他的舅舅深諳官場形勢,雖有圖強之心但心如明鏡,明白自己官小力微,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輕易去得罪官場中人的,更何況官場關係網複雜,往往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麻煩事。上次剿匪事件中揪出來的那些個衙門中人,因通匪罪名被羈押後,登門求情者、從中阻撓者終日不休,至今無法結案,弄得好不煩心。所以隻能奉勸俞好:舅半生經營官場,亦無力自如應付,因而帶甥至身側幫辦公務,以解煩憂。甥盡力而為,以圖自強。其他諸事,如能閉眼過之且過之。

俞好盡知舅舅困窘,而要想自強,獨木難支,起用本地有識之士之舉當然是最為急迫的了。好在現在有象康凡他們、賀家兄弟等這樣的一群義士可用,心內直呼幸運。

賀水長聽俞好說完也就沒有推辭,爽快的答應下來。而鍾漢強此時已經捋順了工業園區的財務工作,正好可以與賀水長一起為發展本地農業出力。有這兩個人來做這項工作,康凡當然放心。而在工業發展方麵,有多諾萬、賀家兄弟和學生們去做,也用不著康凡去擔心。這樣,康凡就能了無牽掛地離開了。

無論是發展工業還是發展農業,本地原始的基礎設施都是製約發展的瓶頸。本地沒有鐵路,即使隻是硬土路麵的官道都少得可憐,其他的例如水利、電力設施等等的都是空白。康凡他們麵臨的幾乎是在一張白紙上起草文章的現實,工程量之巨大可想而知。但這樣也有個好處:在一張幹幹淨淨的白紙上起草文章,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自由發揮,想怎麼寫就怎麼寫,省去了塗改的麻煩。而做這一切是需要錢的,數額巨大的錢!所以,康凡這次離開的目的就是去找錢,找回好多好多的錢!但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人知道他腦子裏到底在想些什麼,而察覺到些許端倪的隻有敏感的梅香。因此,這段時間裏梅香就對康凡的所作所為格外注意。

“你別總這麼盯著我好不?我不會再找丫鬟去。”康凡有些不滿了。

梅香笑笑,“你要找了也就好了。你最近這個神思恍惚的樣子更讓我擔心。”

“我怎麼就神思恍惚了?”康凡問道。

梅香笑道:“你最近總說夢話,說來說去就一個‘錢’字。可我知道你不是個貪錢的人,你要是貪錢的話早就成為當代巨富了。”

康凡愣了一下,說道:“從今晚開始你到對麵那屋睡去吧,別跟我睡一屋了。”

“就不!”梅香撅了嘴。

康凡一本正經地說道:“你一個姑娘家,總跟我待在一起也不是回事。我找不上老婆或是相好的倒是不要緊,可你到時嫁不出去可就成問題了。”

梅香突然就眼淚汪汪了,“怪不得你最近神思恍惚呢,是嫌我礙你事了,想著法兒要弄走我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