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我繞了半個地球來找你(1 / 2)

朱迪一路與康凡回京,雖然興高采烈但也看出康凡公務緊急,所以也並沒有提出過分的要求。到了京城,康凡進宮麵見慈禧太後,朱迪就在使館等候。但康凡在天津痛擊倭寇一戰已是滿朝皆知,因此,一進宮就被眾多討好獻媚之輩所包圍,應接不暇。好不容易脫身後,朱迪在使館早等不及了,獨自來到宮門外等候,正碰上有一群義和團民在街上起壇請神,麻煩來了。宮門外守侯的警衛營官兵見朱迪被義和團民糾纏便一擁而上,一頓拳腳就將這些不長眼的義和團民盡數打跑,隨即圍成一圈把朱迪保護起來,直到康凡從宮裏出來。

朱迪的住處在美國使館院內的一棟小洋樓裏,與使館的幾個同事合住。屬於朱迪的房間不大,但廚房、衛生間和臥室等一應俱全。經過朱迪的一番整理,屋裏處處洋溢著一種異域女子的特有風情,感覺很特別。

“你們國家現在亂套了!”朱迪餘悸未消地說道。

康凡擺擺手說道:“不提這些了。我餓了,我們吃中國菜還是美國菜呢?”

朱迪笑道:“你有一個美國護士,當然是吃美國菜了。牛排和煎蛋如何?”

“當然好。不過我現在隻有一隻手好用,可不能刀叉並舉。”康凡苦著臉說道。

朱迪說道:“我喂你。”

康凡笑了,“那當然再好不過。”

“我會好好的養你。”朱迪邊說邊捧了康凡的臉,愛憐地端詳著,“我父母傷害到你了是吧?我心裏很難受,一邊是我的父母一邊是我的愛人,我想讓你們相處融洽,可目前看來是不可能了。”

康凡沒說話。他痛恨這些種族主義者,可麵對著的是朱迪的父母,能怎麼樣呢?

“我舍不得你也不想和父母鬧僵,我真不知該怎麼做了。”朱迪愁眉苦臉地說道。

康凡苦笑,“你現在不是正在做麼?無論如何,我們不是又在一起了麼?”

朱迪撲進康凡的懷裏哭了,捶打著康凡,“為什麼上帝偏偏讓我遇見你…”

“因為那些鑽石。”康凡笑了,邊說邊從兜裏掏出一隻小巧的錦盒,“給你的。”

朱迪抹了抹眼淚,仰臉問道:“是什麼啊?”

錦盒裏是一條璀璨奪目的鑽石項鏈。項鏈上的6顆鑽石是埃塞俄比亞國王贈送給康凡的那袋鑽石中的一部分,是康凡專門委托賀水寬在天津基地的一家猶太人開設的首飾店裏給朱迪定做的,隻做了這一條。這次來天津本來是想托李船長將項鏈交給朱迪的,但李船長死活不幫這個忙,卻沒想到朱迪竟然自己來到了中國。

“等你見到朱迪後親手交給她吧,那樣做更有意義。”李船長這樣說。

“這是給我的?”朱迪驚呆了。

“是。”康凡取出項鏈認真地幫朱迪戴上,“你本來可以把這些鑽石據為己有,沒有人會知道。可你非要送來,注定要遇見我的。”

朱迪的眼淚又湧出來,邊抹淚水邊對著鏡子長久地端詳著,珍愛倍至。

康凡仰麵躺倒在朱迪的床上,閉了眼。傷口依然在痛,眼前清晰地閃現出剛剛過去的一些戰鬥場景。事實表明:這支晉軍是很值得自己信賴的,自己的心血沒有白費。待日後晉軍壯大後,自己就能做很多很多想做的事情了。

“一支上好的獵槍!”康凡在心裏念叨著,不由自主地掏出92手槍握在手裏,愛惜地擺弄著。心潮澎湃之際,不覺間,手心裏已是汗津津的了。

朱迪忽然轉頭問道:“康凡你這次來京城肯定是還有什麼事沒辦吧?”

康凡一愣,“我的事都辦完了啊。”

朱迪撇撇嘴,“你別哄我了。你這個大忙人能這麼老老實實地陪我?”

康凡指指自己身上的傷,“我得養傷。”

“那點傷能阻止你做事?”朱迪一臉不屑。

康凡裝出一臉苦相,“你怎麼就這麼不關心我呢?”

“我要是不關心你能繞了半個地球來找你啊?”朱迪反問道。

康凡沉默了。其實他就是有事,隻是不好對朱迪說而已:戊戌政變後,慈禧太後本想廢掉光緒皇帝轉而立端郡王載漪之子大阿哥溥俊為帝,但遭到西方列強的反對,隻能作罷。因此,載漪對西方列強及光緒皇帝極為仇視,曾密謀殺害光緒皇帝,幸被慈禧太後阻止。但慈禧太後雖保住了光緒的命,卻也不敢與軍機大臣剛毅和端郡王載漪、惇親王載濂、輔國公載瀾、莊親王載勳等四兄弟以及一幫縱容義和團的大臣如趙舒翹、毓賢、董福祥等為主的保守勢力硬來,處處受製。而以剛毅為首的這股政治勢力為達到驅逐洋人、控製朝政的目的,所以扶助、發展、煽動、利用義和團做為他們的政治工具。因此,康凡不相信慈禧太後的一紙遣散義和團的諭令就真的能夠奏效,慈禧太後是由於得到自己和壽山、聶士成等人強大的支持才敢這麼做的,但當前朝政已被剛毅等人實際控製,慈禧太後雖已下旨但在京津地區能不能夠真正執行卻是個未知數。再者,幾個漢族地方實力派疆臣如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等人擁兵自重,已多次出現無視朝廷旨意而自行其事的行為,慈禧太後的這道諭令在京津以外各地能得到多大程度的執行更是無法預測。所以,康凡這次坐鎮京城的主要目的就是想給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撐腰,起碼讓這一旨意在義和團活動最為猛烈的京津地區得以真正實施,穩定局勢,安撫列強,避免侵略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