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我的遠洋打擊艦隊(1 / 2)

第一次世界大戰沒有像戰爭最初爆發時各個參戰國預想的那樣很快就結束,而是隨著戰事的發展,參戰的國家越來越多,戰爭規模越來越大,波及的範圍越來越廣,已經進入參戰雙方都不願接受的持久消耗戰階段,空前巨大的人員傷亡、物資損耗和文明的毀滅使參戰雙方都變得瘋狂。一場真正的人類浩劫!哪裏還能顧得上發展經濟?!而這場注定將曠日持久地進行下去的有史以來波及範圍最廣的戰爭對物資的巨大需求卻給遠離歐洲戰火的大清帝國提供了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在完成了一係列的對外擴張行動後,大清帝國擁有了一個和平、優越的國內和國際環境,促使其國民經濟得到飛躍式發展。全球市場對商品的急迫需求需要大清帝國進行持續的大規模生產才能滿足,推動北寧轄區的基礎工業體係迅速步入成熟期。隨著黑龍江省、南華省、中南半島等地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的開發利用,加上天津油田,北寧石油化工產業得到巨大發展,加速了內燃機、汽車、航空、船舶等製造業的成熟。製造業的成熟,進一步推動了基礎工業的騰飛。基礎工業的騰飛加劇了鐵路、公路、內河航道、運河、航海和航空、無線電應用、電力、水利等基礎設施的完善和發展步伐,並迅速形成完整的體係,促使社會各項事業得到爆炸式的發展。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對科技的依賴程度也就越來越廣、越來越高。集中了眾多當代中國科技精英的北寧轄區,在這一時期出現了井噴似的迸發,大量前沿科技成果一批一批的付諸於應用。而且,坐落在太原、北京、奉天、長春、哈爾濱、濟南等幾個中心城市的大學每年都會培養出大批優秀的知識青年。這些國內的大學畢業生們和從國外留學歸來的知識青年們一起,共同構建起了北寧轄區新時期完整的科技人才梯次隊伍,使北寧轄區一直保持著傲視全球的科技實力。憑借超前的科技實力和文明、現代的施政綱領,北寧轄區日漸發達,民眾在物質和精神生活方麵都已達到當代世界的富足標準。這一切都使北寧轄區的防務事業得到了強有力的支持,各種新式武器裝備以及接受過良好文化教育或是專業技能培訓的高素質的軍官、士兵一批批的進入北寧軍隊各部隊服役,使北寧軍隊成為一支名副其實的知識化、專業化、現代化的軍隊,不可替代的承擔起了整個大清帝國廣袤國土的防衛任務。

在這一年中,北寧海軍計劃中的遠洋打擊艦隊開始成軍。首批建成的3艘“中華”級航空母艦分別取名為“北寧”號、“山西”號和“黑龍江”號。開工最晚但最先建成的“北寧”號首先加入北寧海軍服役,在台灣島至東華群島之間廣闊的太平洋上開始進行戰術訓練。

“中華”級航空母艦艦長260米,艦寬28米,滿載排水量3萬5千多噸。直通式飛行甲板長270米,寬32米。采用4台新式大功率艦用燃油鍋爐蒸汽輪機推進主機,4軸,總功率超過16萬馬力,可使航空母艦的最高航速超過33節,續航力達到1萬6千海裏/16節。之所以采用這種推進主機,是因為這種主機的單機最大功率可超過4萬馬力,是艦用中、高速柴油機推進主機根本無法達到的功率等級,可大幅度減少推進主機數量,簡化後勤工作。而如果使用艦用中、高速柴油機推進主機的話,需要8台甚至是更多,再加上艦上安裝的其他例如柴油機電站係統等使用的動力裝置,數量更是多得令人望而卻步,這在後勤維護上簡直可以稱為是“災難”!另一方麵就是隨著北寧轄區電力和機械工業的迅猛發展,用於火力發電的大功率蒸汽輪機的設計、研製以及生產等已經相當成熟,並且隨著技術的進步,新一代高性能蒸汽輪機已經得到廣泛使用,具備研製生產這種新式艦用蒸汽輪機的雄厚技術與產業基礎。用“老式”的蒸汽輪機代替先進的柴油機,表麵上看起來是一種退步,但實際上,“中華”級航空母艦采用的這種推進主機卻是全新概念的艦用蒸汽輪機,其蒸汽壓力達到8兆帕,蒸汽溫度達到5百攝氏度,熱效率超過40%。而當代艦用蒸汽輪機由於技術所限,蒸汽的壓力和溫度都偏低,熱效率連20%都達不到!另一個進步就是,由於蒸汽輪機運行時需要消耗大量的淡水,因此,“中華”級航空母艦上還設有采用反滲透海水淡化技術的海水淡化站和巨大的儲水櫃,可直接將海水轉化為淡水並儲存起來,為本艦所用,大大提升了本艦的遠洋獨立作戰能力。

“中華”級航空母艦的艦載機利用自身強大動力可從本艦飛行甲板上自行滑跑起飛,此時,本艦是以30節以上的高速迎風行駛的,以獲得足夠強勁的甲板風,利於艦載機起飛。而在降落時,艦載機可利用安裝在本機尾部的攔阻鉤勾住設置在本艦飛行甲板尾端飛機降落區的4道液壓阻攔索中的任意一道便可在短距離內停住,完成艦載機的起飛離艦和降落回艦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