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我得在非洲做些事(1 / 2)

中國與多國聯盟之間的緊張局勢雖然一直在持續著,但無論是多國聯盟還是中國都沒有向對方宣戰。畢竟這是一個很難下定決心的“重大國策”,一旦正式宣戰,將意味著當代全球最強大的兩股勢力發生最直接的、你死我活的碰撞,對雙方都是一次嚴酷的考驗。因此,雙方都在竭盡所能地進行著準備,從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都在瘋狂努力,以為本方在未來爆發的大戰中攥足砝碼,使勝利的天平盡可能地向本方傾斜。表麵上看起來,中國對多國聯盟的敵對行動一直忍讓著,對在印度洋公海海域上橫衝直撞的多國聯盟的軍、民用船舶沒有采取任何限製行動,仍是死守緬甸外海至西華群島一線這一明確了的海疆線。而多國聯盟也並沒有輕視中國,其在印度洋上航行的軍、民用船舶也沒有越過中國的海疆線,很規矩。整個1922年,多國聯盟再沒有對中國采取進一步的敵對行動。這樣一來,中國與多國聯盟就形成了事實上的“冷戰”--雙方都是充滿敵意地與對方對抗,但卻並沒有發生真正意義上的軍事衝突。

當代的中國已經停止了對外擴張的步伐,轉而將重點放在了穩固亞洲的宗藩體係建設、在非洲爭取更多的友好國家、逐步向美洲或是歐洲等地施加良好影響方麵,大力營造一個對中國有益的國際發展環境,以更好的應對來自歐洲強權的惡意打壓,集中全力搞好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而這個“冷戰”,正好也給了中國一個實現上述戰略構想的好機會,也就是說,中國自十九世紀中葉起被迫與歐洲各國進行“接觸”以來,還從未獲得過象目前這樣“安寧”的周邊海洋環境。

盡管如此,非洲的埃國周邊地域幾乎都是歐洲人的殖民地,在非洲大陸上,聯軍可以隨時從任何方向進入埃國國境來奪取馬薩瓦基地。戰鬥力低下的埃國軍隊在麵對這些歐洲入侵者的聯合進攻時肯定不堪一擊,根本幫不上國防軍。那麼,如此一來,其實就成了國防軍在保衛埃國了。這倒沒什麼,關鍵是看埃國政府的態度。如果埃國政府屈服於多國聯盟的淫威而投降的話,國防軍就將失去埃國政府甚至是民眾的正麵支持,仗就不好打了。這是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大隱患,如果埃國如此,其他東部非洲地區的幾個意誌不堅定的部落首領也會跟著如此,中國在非洲地區的存在局勢就將迅速變得危險!如果埃國政府堅決抵抗入侵的話,國防軍就是師出有名,就將以一個正義的形象出現在世人麵前,戰爭性質就不同了。所以,馬薩瓦基地的國防軍就不能死守馬薩瓦,而應該去主動迎敵,也就是要去保衛埃國領土和人民不被聯軍侵犯,獲得埃國政府和民眾的認可與尊重,進而爭取到整個非洲東部地區堅定的支持。而對於國防軍來說,盡管聯軍軍方顧及到西亞和英屬印度大陸等地的安危,不敢傾全力增兵非洲,但目前在非洲各地集結的聯軍也在20萬上下,數量仍然不少,仍是一個需要認真對待的敵人。

康凡遠在馬薩瓦基地的時候,從國內傳來消息:大清帝國皇族內閣宣布解散,滿清皇帝退位,搬出紫禁城,重回奉天定居,正式結束了滿族封建王朝在中國的統治。由全體國民公開投票從省、市、縣等各級國民議會中選舉出的人民代表組成的中國中央國民議會隨即成為國家最高權力機構,正式開始行使國家管理權。而紫禁城這座曾經居住過24位皇帝、代表著漢族人民建築藝術之巔峰成就的世界最大的皇宮也在同時改變了用途,被改建為一座當代中國最大的博物館,向全國和全世界人民開放。此舉標誌著中國以和平演變的方式徹底結束了帝國時代,國民成為了國家的真正主人。

“康凡你不回國參加總統競選麼?”朱迪不解地問道。

康凡搖搖頭,“我是個軍人,我的使命是保護我的祖國和人民。治理國家的事就交給我的那些同伴和國內那些文人、政客們好了。”

朱迪讚賞地點了點頭,“你這個人就是與眾不同。”

康凡笑道:“所以我才把你騙到了手。”

“去你的!”朱迪嬌嗔地推了他一把。

康凡就似笑非笑地看著她。

“幹嘛?!你是不是又想說我什麼壞話啊?”朱迪看出了康凡的心思,立刻寒了臉。

康凡急忙擺手,“沒有,沒有!我是想說我應該在非洲做些事了,而這需要你的大力協助。你願不願意做呢?”

朱迪不由得怒叫:“康凡你說我什麼時候不願意幫你了?你這個沒良心的東西!”說完,掄起拳頭對著康凡就是一頓狂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