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隻對聯軍海軍感興趣(1 / 2)

蘇伊士運河是一條處於海平麵的水道,貫通埃及的蘇伊士地峽,運河北起地中海沿岸的塞得港,南至紅海蘇伊士灣的蘇伊士城,全長160多公裏,寬60多米,深8米。由於沒有船閘,所以船舶可以自由通行。盡管英國尚未代表多國聯盟向中國正式宣戰,但其戰備工作一直在進行著。由十幾個國家組成的多國聯軍已經開始經由地中海登陸北非,而他們首先是在埃及集結,然後才根據戰鬥部署分赴中非、東非地區,甚至是阿拉伯半島,先頭部隊已經進至埃國邊境地區。分析偵察照片後確認,蘇伊士運河區的兵力也在增加,住宿的帳篷密密麻麻連成片,軍用物資堆積如山,坦克、火炮等武器裝備東一群西一簇的,表麵上看起來還真是實力可畏。但如果從空中轟炸的話,這些東西瞬間就將化為灰燼!但康凡對聯軍這些極易遭受打擊的地麵目標不感興趣,他感興趣的是聯軍的海軍。

西蒙斯敦港位於英屬南非聯邦西南端的法爾斯灣,西出好望角是大西洋,東出厄加勒斯角進入印度洋,最初為荷蘭海軍基地,後於1795年被英國占領,做為英軍重要的海軍基地使用至今。歐洲人經印度洋前往亞洲的海上航線有北、南兩條,北方航線就是從地中海經蘇伊士運河到印度洋的航線,主要中轉站是地中海中的英屬馬耳他島;南方航線就是從大西洋經好望角到印度洋的航線,主要中轉站就是這個英屬南非聯邦的西蒙斯敦港。馬耳他島和西蒙斯敦都是英國皇家海軍使用過百年的老軍事基地,馬耳他島是英國控製北部非洲和進軍亞洲的前進基地,西蒙斯敦則是英國控製南部非洲和進軍亞洲的前進基地。在1869年法國與埃及合作開鑿的蘇伊士運河開通前的3百多年時間裏,南方航線是歐洲人經印度洋前往亞洲的唯一海上航線。蘇伊士運河開通後,更短、更便捷而安全的北方航線則取代了南方航線的主要位置。

在英國單方麵針對中國關閉了蘇伊士運河後,中國外事部隻是對其這一嚴重損害中方利益並且具有明顯敵意的做法給予了譴責,沒有表現出強烈的欲奪回通行權的意圖。盡管國防軍一直在關注馬薩瓦基地和蘇伊士運河區的局勢,對蘇伊士運河區的空中偵察也在持續進行,但也隻能看做是由於聯軍一再增兵蘇伊士運河區而被迫做出的防禦舉措。然而,國防軍的馬薩瓦基地就像是一把懸在北方航線上的利刃,隨時可以斬斷聯軍進入印度洋的通路,一直讓聯軍感到心驚膽戰。聯軍為避免過分刺激馬薩瓦基地的國防軍駐軍,在封鎖了蘇伊士運河後他們的軍用艦船也就再未進入紅海。況且,目前的蘇伊士運河隻能通過吃水75米的船舶,聯軍的主力戰艦,例如英國皇家海軍的“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的滿載排水量達3萬3千多噸,吃水超過9米,根本無法通過蘇伊士運河,隻能繞行好望角。因此,既安全運量又大的南方航線就成為聯軍與印度洋上的軍事基地以及英屬印度大陸、西亞地區等進行聯係的主要海上航線,西蒙斯敦港這個從大西洋進入印度洋的重要中轉地也就重新變得重要起來。

而印度洋上的西華島基地剛剛投入使用不久,防禦部署也有待進一步夯實,航母戰鬥群也隻有1個,在岸基航空兵、潛艇部隊和近海中、輕型水麵作戰艦艇的支援下,防禦緬甸外海、馬六甲海峽一線的印度洋東北部海域也隻能稱得上勉強,要想在比紅海大了不知多少倍的整個印度洋上與聯軍海軍作戰的話就實在是力不從心了。因此,對聯軍來說,這一方向是最合適的進攻方向。而事實是,聯軍也就是這麼準備的。

從1922年1月到現在,西蒙斯敦港已經陸續集結了聯軍大量的戰艦、戰機、物資和人員。而以這裏為依托,聯軍在印度洋中部的重要軍事基地——英屬迪戈加西亞島上的軍事實力也得以增強,進而使英屬印度大陸以及北印度洋其他地區的英軍駐軍得到強大支持。一旦大戰爆發,英屬印度大陸駐軍就可聯合迪戈加西亞島聯軍駐軍從北、南兩個方向在印度洋上輕易切斷馬薩瓦基地與西華島的聯係,孤立馬薩瓦基地。那樣的話,馬薩瓦基地就岌岌可危了!

西蒙斯敦港區雖然不大,也駐紮不了多少艦艇,但其所在的法爾斯灣卻很大,是一處天然避風之地,聯軍海軍的大部分艦艇都集中停泊在這裏。經過半年多的準備,這裏逐漸彙聚了聯軍海軍三分之一的兵力。因此,國防軍海軍的潛艇部隊一直沒有放鬆對這裏的監視,多艘潛艇經過多次艱苦的遠航成功潛入法爾斯灣周邊海域,對西蒙斯敦軍港、法爾斯灣以及周邊海域進行了詳盡的偵察,使國防軍掌握了極有價值的情報。所以,康凡就決定給這裏的聯軍海軍來個一鍋端,集中優勢兵力,主動出擊,畢其功於一役,打一場能夠從根本上扭轉雙方海軍實力對比的海空殲滅戰,將己方的海上封鎖線前推至南非外海,阻斷聯軍進入印度洋的海上通道——這就是康凡設想的那個“龍擊”作戰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