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軍太平洋方向的海軍基本上沒有參加開普敦海空戰,因為聯軍盡管沒有在太平洋方向發動進攻作戰,但其對國防軍的軍事壓力一直存在,再加上美國的虎視眈眈,國防軍一直不敢放鬆太平洋方向的防禦。在印度洋作戰的國防軍海軍是以國防軍海軍南海艦隊為主,加上東海艦隊的部分兵力組成,北海艦隊全部和剩餘的東海艦隊部分兵力都留駐太平洋方向。這些留駐在太平洋方向的強大海空兵力有效地震懾了美國、日本、荷屬東印度群島、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和地區以及在太平洋上英屬、法屬島嶼上駐紮的聯軍,促使在印度洋方向的國防軍得以放心大膽地與聯軍作戰。
開普敦海空戰結束後,從馬達加斯加島南部海域至英屬南非聯邦外海直至聯軍艦隊退卻的沿途海域,到處都是被遺棄的尚在海麵上熊熊燃燒的聯軍戰艦,而這些戰艦周圍和在那些有戰艦沉沒的海域,密密麻麻地漂浮著載滿了聯軍官兵的救生艇以及套著救生圈或是穿著救生衣的聯軍官兵。這個時期,聯軍戰艦的推進主機都已普遍使用燃油鍋爐蒸汽輪機代替了燃煤鍋爐蒸汽輪機,他們的戰艦被擊沉或擊傷後,就會導致大量艦載燃油泄露。這些燃油漂浮在海麵上,燒得呼呼作響。加上這片海域風急浪高,火勢得以迅速蔓延,致使大片海域被烈火所籠罩,燒得海麵上水汽升騰!而此時的南半球即將進入冬季,浸泡在冰冷海水中的聯軍官兵堅持不了多長時間就會因體溫過低而喪命。另外,這片海域還有成群出沒的鯊魚!也就是說那些套著救生圈和救生衣在海麵上掙紮的大量聯軍官兵不是被大火燒死就是被巨浪吞沒或是更悲慘地被成群出沒的鯊魚吞掉!落水的聯軍官兵如此,落水的國防軍官兵當然也是如此。因此,國防軍所有的各型“飛狼”、“海狼”直升飛機和能在水上起降的“巨鳥”係列、“海鷹-乙”係列各型固定翼飛機以及那些隻要能開動的艦船都被用於搜救行動,不分敵我,見人就救,甚至連雙方陣亡官兵的遺體都被從海裏打撈上來。在持續一周的緊急搜救行動中,數千名落水官兵被救起,其中傷者占去了一多半。而國防軍的圖利亞拉基地醫院根本接收不了這麼多的傷員,隻能優先搶救其中的重傷員,輕傷員全部轉移到在基地機場和碼頭上臨時搭建的野戰醫院中救治。聯軍官兵和國防軍官兵擠在一起,開始是怒目相視,繼而敵意盡棄,最後也就同病相憐了…
朱迪也加入了救治傷員的行列,從早忙到晚,連續半個多月都沒能與康凡碰麵。
奪取了英屬南非聯邦後,國防軍也就完成了封堵印度洋的作戰計劃,接下來就該鞏固防禦和處理英屬南非聯邦的內部事務了。而中國是不會占有殖民地的,英屬南非聯邦屬於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這裏的祖魯、科薩等民族的南部非洲黑人原住民,在歐洲殖民者被趕走後,當地原住民終於能夠當家作主,隨即在中國的幫助下成立了自己的政府,改稱南非共和國,並宣布中國為其宗主國,成為中國宗藩體係內的一個新成員。
新成立的南非共和國政府將包括西蒙斯敦港在內的整個法爾斯灣以及周邊地區列為該國的軍事、經濟特區,無償劃撥給中國政府開發、建設與使用。這一新穎的模式立即被其他非洲國家所普遍采用,紛紛與中國政府簽訂了在其國內建立這種特區的協議。而如此一來,隨著這些特區在中國政府的管理下迅速繁榮,整個印度洋沿岸非洲國家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實惠,也就越來越願意密切與中國的雙邊往來,也就進一步擴大了中國在非洲地區的影響。
從西蒙斯敦港向北行30多公裏就可到達開普敦城。南非共和國成立後,開普敦城仍然被確立為該國的首都,而朱迪就出生在這裏,當然是要回來看一看的。
開普敦城內的重要軍、民用設施基本上毀於國防軍的空中轟炸,但由於原來居住在城內的歐洲人奉行種族歧視政策,不允許屬於黑色人種的當地原住民居住在城內。所以,被迫居住在城外的當地原住民反而幸運地逃過了國防軍的空中轟炸,基本上沒有對國防軍懷有敵意的。而在國防軍進駐南非共和國,立即開始協助當地政府重建開普敦城時,當地原住民都踴躍參與,就地解決了人手不足的問題。
開普敦城依山傍海,景色優美,最著名的地方就是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交彙點——好望角。該城於1652年建立,是歐洲殖民者最早在南部非洲地區創立的據點,也是歐洲殖民者向非洲內陸擴張的後方基地。其西部城區位於大西洋沿岸,南部城區位於印度洋沿岸,是一座地跨兩大洋的港口城市,很是神奇。而朱迪的出生地是坐落於西部城區大西洋岸邊的一座華美的莊園,其父原來在開普敦城從事鑽石生意,收入頗豐,因此才能擁有這樣一座令人豔羨的莊園。或許,埃國麥納利克皇帝委托朱迪轉交給康凡的那袋鑽石也跟朱迪的父親有些關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