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二十七章 遴選駙馬(1 / 2)

楊士奇、楊榮率先出了雍肅殿,無比落寞的背影很快就消失在樹影婆娑處。

望著那雙背影,朱祁銘也分不清心中究竟裝著何種滋味,片刻的茫然之後,驀然神醒,這才發現時下方過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的時節,入眼的正是一片淺淺的柳綠。

“殿下又毀了一個卿士,讓殿下議政,此刻想來,老朽有些後悔!”

楊溥從朱祁銘身邊走過,略一駐足,淡淡看了朱祁銘一眼,旋即舉步離去。

此時任何的辯解都顯得多餘,朱祁銘想了想,最終選擇了沉默。

楊溥放緩了步伐,卻未回頭,“此後的朝局難以預測,許多的變數恐怕並不是殿下所願意看到的。唉,老朽還得找殿下好好談談。”

“楊閣老莫非又要違製?”

“違製?何來的違製?天子就是規製!”

楊溥搖搖頭,身影迅速隱入那片柳綠中。

“招募民壯一事就這樣不了了之,可惜!”

皇上撇下王振,獨自出了雍肅殿,在朱祁銘身邊駐足,自言自語感歎著,臉上卻不見半分的失望之情,豈止是無失望,分明還掛著分得意!

朱祁銘可沒有皇上這樣的好心情,控製關西七衛的策略被擱置了下來,未來的大明恐怕還得在江河日下的處境中苦苦掙紮。沒辦法,派大軍進駐關西七衛,事前要某些人加賦加稅,事後還要斷人財路,讓人兩頭受損,故而阻力極大,牽涉的利益關係錯綜複雜,這不是他一個親王把控得了的。

而且,廟堂之上的反戰聲音極高,百官各有心思,除非大禍臨頭,否則,要想凝聚起堅定的戰爭意誌,無異於癡人說夢!

值得慶幸的是,他這個親王率越府護衛軍出戰一事獲文武重臣一致默許,算是板上釘釘了。可是,若算得失賬,出戰韃賊事後獲益的肯定是天子,而他這個親王不過是了卻了一樁心願而已,無關得失,真要算個人私賬,倒是風險與收益明顯不成正比!

“朝中該有一些新麵孔了。”少年天子目光閃亮,似乎對親政的前景滿懷憧憬。

朱祁銘不敢貿然搭話,心中認同皇上親政的時代已提前到來這一事實,但他並不看好那些所謂的新人的未來,理由很簡單,楊士奇、楊榮雖將淡出朝政,但他們的影響力仍無處不在,日後補缺的不見得是什麼新人。

“朕知道,有些頗具才幹的官員被壓製了多年,輔佐大臣未必真把那些人放在心上,而朕雖欣賞他們的才幹,但不一定受得了他們的脾性。”

朱祁銘聞言心中一動,他驀然想起了於謙。朱祁銘聽說過許多關於於謙的傳聞,還看過他的奏本,故而對於謙的印象極好。可是,做官做到一定份上,就不會有人再看你做事有多大的能耐,也不再看你的品德有多麼的高潔,而是要看你的言行能否讓方方麵麵都感到滿意,覺得舒服,可惜,於謙顯然不能讓方方麵麵都覺得舒服。唉,於謙不像是塊混官場的料,他的脫穎而出恐怕要寄望於機緣巧合。

“陛下,宋代賢臣富弼有言:‘勿以同異為喜怒,勿以喜怒為用舍’。人君識人,看重的是德與才,而非表象。”話一出口,朱祁銘就後悔不已,今日能參與廷議,已是天大的破例了,哪還能不知進退,誤以為自己就是廟堂上的一員而再議朝政?

好在皇上心情極好,似乎並不在意朱祁銘多嘴,輕笑幾聲,忽然笑色一斂,“宮城西北端有處別院,朕已命人前去修繕,過不了多久你便可遷到那裏居住,那裏安靜。”

皇宮別院?朱祁銘想到那個地方緊鄰太妃太嬪們的住處,比冷宮好不了多少,心中有些不樂意,但轉念一想,皇上大婚在即,自己一個親王,總在熱鬧的地方轉悠成何體統?

幹脆回越府居住算了!此念也隻是在腦中一閃而已,不敢宣之於口。

“皇姊即將出降,駙馬都尉人選難定,內外臣已遴選出三人,都在淩軒閣那邊候旨,朕一時拿不定主意,你叫上郕王,去看看,幫朕出出主意。”

皇室公主出嫁最標準的說法叫出降或下降,鳳凰降臨民間嘛,寓意大概如此。而駙馬都尉娶公主不能稱“娶”,而是稱“尚”,叫尚公主,帶有尊敬的意思。

朱祁銘可沒有時間糾纏這些細節,他不敢貿然接這趟差事,心裏直犯嘀咕。我出主意?若事後大家都不滿意,無數道怨氣豈不都要撒到我頭上?

“陛下,常德公主是嫡公主,太皇太後,還有皇太後必定十分在意此事。”

朱祁銘剛開了個頭,就見皇上麵色一凜,一副大感緊張的樣子。

“依臣看來,此事恐怕還得常德公主本人自己定,當然嘍,陛下欽定此事天經地義,隻是······誰知常德公主是何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