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七十四章 投石問路(1 / 2)

“公公與喜寧往日有怨麼?”

朱祁銘終於讓自己恢複了冷靜,他明白皇上介意肖海多嘴的原因並不簡單,細細想來,自己多年前的遇刺被擄並非孤立事件,隱隱有數條線索在某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上產生了重疊,或許一切都源於當年的帝位之爭!

可是,彼時天子幼衝,哪會有如此複雜的算計,進而在紛紜繁複的盤局上悄然落子?究竟是何人暗中操縱了這一切,皇上又是何時才對暗中情勢了然於胸的?

朱祁銘心中裝著答案,但愈來愈詭異的隱情讓他不得不重理思路,以便瞅準關鍵之處,抽絲剝繭般解開所有的謎團。

“老奴與喜寧往日無怨,近日無仇。”肖海靜靜望著朱祁銘,神色平和,“但是,公道自在人心!許多人暗中站在殿下這一邊,因不解詳情,又迫於世態壓力,不得不充當了沉默的大多數。而老奴與沉默的人又有所不同,老奴與紅蓼都是漢王府的舊人,當年因殿下的父王偶然遇見一幫無辜之人被折磨得慘不忍睹,便去太皇太後那裏求情,老奴等人才得以活命,救命之恩豈能不報!”

難怪紅蓼一直暗助越府後人,原來這一切都牽扯到往昔的恩情!朱祁銘不禁想起了故去的父王、母妃,一時間黯然神傷。直到肖海咳嗽了幾聲,他才回過神來。

“正統七年,皇上大婚那日,莫非公公是想對本王說些什麼?”

燈油即將燃盡,室內的光線漸漸暗淡了下來。

“想勸殿下當心一些,不料還是晚了一步,喜寧竟在當晚就動了手,哼,乘天子大婚之際下手,正好掩人耳目!”

真是喜寧!雖然心中早已料定當年落水必是喜寧暗中作祟,但此刻親耳聽見肖海言明此事,朱祁銘還是深感震驚。“公公何以認定那晚是喜寧下的黑手?”

“老奴對殿下遇刺被擄一案一直不明究竟,直到那天殿下與內外重臣齊聚雍肅殿,差點讓喜寧伏法,老奴才知道喜寧就是謀害殿下的嫌疑人!自那以後,老奴就時常暗中留意喜寧的舉動。天子大婚前,喜寧兩度夜行至別院附近,隱於林中窺探,這一切都被老奴看在眼裏,本打算將此事稟報給殿下,那天都快到別院門口了,卻被內官監掌印太監叫了去,此後老奴忙於天子大婚儀典,再也無暇分心。”

油燈上的火苗撲閃了一下,旋即熄滅,室內歸於黑暗,窗紗微亮,模模糊糊映出了外麵的星空。

“天子大婚那晚,內侍監忙得不可開交,那麼,本王落水之時,喜寧何在?”

“內官齊聚奉天殿內外,心思全在天子大婚一事上,故而無人留意喜寧何在。算算殿下落水的時辰,老奴依稀記得,當時喜寧不知何時離開了眾人,也不知他去了何處。”

朱祁銘的眼睛漸漸適應了黑暗的環境,定睛望去,隱約可見肖海模糊的身影。“別院的嬤嬤、宮女和院外當值的錦衣衛都不曾見有外人潛入別院,本王身上也無外傷,看上去就是本王一不小心而失足落水的。公公雖有所見,有所疑,但無從指認是喜寧在暗中作惡,於是,公公隻能保持沉默,此後便盯著喜寧不放,一心想要揭下他的假麵具,是麼?”

肖海再次咳嗽幾聲,“殿下,喜寧謀害您的惡行已被翻來覆去炒爛了,皇上對此不會再感興趣,您得設法撬開喜寧的嘴,他在人前人後隱藏了太多的事,莫說皇上,即便王振與老奴恐怕也難以盡知。查明那些不為人知的秘事,殿下自會看透一個真實的喜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