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節 熱鬧的新年(1 / 2)

為了豐富自家餐桌,清露是費了一番心思的,秋天時不僅各種山珍幹貨存得足,還特地製作了很多幹菜:茄子幹、豆角幹、蘿卜幹……

另外,清露還開動腦筋想了很多辦法,於是在他們家裏,黃豆芽、綠豆芽、黑豆芽、豌豆苗、蒜苗……輪番上陣。

不僅讓程一針吃得十分滿意,還讓趙東家看得嘖嘖稱奇,花了不少銀子來買清露的種種奇思妙想,讓清露又收入了一批糧食。

家裏人也很配合清露,找到了多種山中的野菜,曬幹後貯存了起來,有很多是清露根本就沒見過、沒吃過的,加上程一針這個老饕的指點和廚子高超的烹飪手法,味道都很不錯。

再就是他們家那冬暖夏涼的大大山洞了,不僅可以讓白菜、蘿卜等大眾蔬菜可以一冬不壞,還特別適合做各種醃菜——不會凍嘛!

這讓清露想起了前世看到過的一個段子,說是愛基斯摩人也會去買冰箱,但不是為了讓食物結冰,而是因為怕食物被凍上,現在想來這山洞就是個天然的保鮮櫃啊!

有了這麼好的條件,清露又“發明”了泡菜,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尤其是劉秀芬,最近特別喜歡吃這口兒,簡直頓頓都要吃。

隻可惜冬季的蔬菜種類很少,所以對這樣的泡菜,清露感覺倒是一般。

經過大家如此充分的準備,新年餐桌別提多豐盛的。

但吃並不是讓大家最高興的事兒。

吃飽喝足了後,明明離子時還有很長時間,眾人卻都坐不住了,睿兒打頭,紛紛地往外跑,他們要去準備該放的煙花和爆竹了。

和睿兒同樣心急的,還有村裏麵的其他孩子,清露早就說今晚要舉辦什麼“煙火晚會”,哪有人還等的及呢?竟然還有很多外村的人,冒著嚴寒,翻山越嶺地跑了過來。

等他們到了這裏後,才發現,就算沒有什麼“煙火晚會”,他們也不虛此行了。

山上內院中,簷下統統掛上了琉璃宮燈,進了高高院牆的後,遠遠看去,一連串的五光十色流光璀璨,把天上的星星一下子就比了下去。

外院簷下則掛得全是大紅燈籠,還有一串串的小紅燈籠爬在廊柱上,這些燈籠,不僅掛滿了院子,還順著人行的石板道蜿蜒而下,一直延續到上山路上的入口處,遠遠看去,宛若一條燈火組成的長龍,十分好看,還很有氣勢。

外院和路上之所以用的是燈籠而不是琉璃燈,這倒是不是清露覺得外院不重要,而是實在是一下子買不齊那麼多的琉璃燈了。

好在,燈籠的效果也很好,而且那紅通通的顏色別有一番喜慶滋味兒,真的十分應景。

如果說琉璃燈是華美的,大紅燈籠因渲染氣氛而勝出,那麼最讓人心動的,則是令人眼前一亮的冰燈了。

清露製作出來的冰燈是最簡單的那種,一個個一米來高圓柱形,凍結在青石板路的兩側,中間有個一尺來深的圓柱型凹陷,可以在裏麵放上油燈也可以放蠟燭,上麵再罩上個紗網,風吹雪淋燈都不滅,因為冰柱本身加了各種顏色,再加上紅燈籠的映襯,看起來晶瑩剔透,絢爛無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