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劉婆子又給老許介紹了很多本村修房子的活兒,因為蓋房子的人家很多,老許倒也沒閑著。
此外,老許因此和村裏人的關係也好了起來,連趕山都帶上了他,讓他又多了一筆收入,這使得他對劉婆子原本不多的懷疑,統統變成了感激。
秋天時,因老許侍弄得精細,兩畝地的油菜也產了一石多的油菜籽,挑到山上去,竟然賣了一兩多的銀子,老許樂壞了,他真沒想到種種菜就能賺這麼多的銀子,幸虧他聽了劉婆子的話,將秦家後院所有的空地都開出來種油菜了。
這還不算,等到秋收結束後,劉婆子真的把老許帶到了清露麵前,求清露給老許安排個活計。
老許十分緊張,跪到地上連連磕頭,“是我以往糊塗,幫老秦做了那麼多的壞事,爺和太太就大人大量原諒我吧!”
“噗哧”一聲兒清露笑了,“那都是多久之前的事兒了,我都忘了,偏生你記性還不錯,既然這樣,你就留下來看山門兒吧!”又說,“就看石板路的那扇門,這樣你還能離著秦家近些,都能照顧得過來,也不用簽賣身契了。”十分貼心。
今年建好了之後,山上共有三個大門,南山的那個山門最大最結實,但平常是不開的,隻有趕山時,才為了方便大嶺村的人上山而打開。
但主峰上的兩個大門,一個車馬道、一個人行道卻是經年累月地開,必須得有人看守,為此,清露還特地為看門人在門旁建了房子,方便居住。
就這樣,老許成了秦家唯一的一個長工,看守人行道。不管怎麼說,他在小嶺村裏也生活了二十多年了,對鄉親們還是很熟悉的,做這份工挺合適的。
可合適的人多了去了,一聽說老許得了這麼好的活計,很多人都十分羨慕,而到了此時,老許才知道,山上是從來不雇長工的,是劉婆子動用了和清露的關係,並為老許的人品做了擔保,清露才為老許破了例。
老許對劉婆子的感激之情,也因此達到了頂點。
栓子爹和老許聊著天兒,掃完了路,又坐在老許屋子裏抽了一袋煙,便拎著掃帚上山去了。
過了沒多久,一個小廝拎著食盒,從山上走了下來,脆生生地叫著,“許伯,吃飯了,今天有好吃的呢!”
老許笑著搖頭,“哪天不是好吃的?!”山上的夥食,他算是領教了,他這輩子的好東西,都是在山上當長工這陣子吃的。
讓小廝進屋,老許卻拿著大銅鎖去鎖門了,每天到了送飯的時辰,他就該鎖大門了。
老許剛回屋,就聞到了一股誘人的香氣,往桌子上一看,隻見除了一大碗小雞燉蘑菇的湯菜外,還有一碟子小炸魚兒,那小魚兒炸得金黃,不用吃,看著就讓人流口水。
也難怪小廝會說有好吃的了,老許並不急著吃飯,而是拿出了小酒壺,給自己燙了一壺酒,一口酒一口小炸魚地,吃得有滋有味兒,可他剛剛吃了一條半魚,卻猛然間頓住了手,難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