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懷恩很謙虛地抱拳,老倔頭卻隻是冷哼了一聲後,轉身走人,李老大先對秦懷恩道歉,“老倔頭,老倔頭,就是個倔,但人是很不錯的,秦爺您別見怪,相處時間長了就好了。”
見秦懷恩麵無表情地點點頭,並無責怪的意思,李老大連忙追上老倔頭的腳步,低聲下氣地說起好話來。
秦懷恩早就發現了,在留下的這些人中有兩個生麵孔,一個就是這個老倔頭,另外一個大家都叫他“山竄子”,是個身材消瘦單薄的十五、六歲少年。
山竄子和秦懷恩都是頭一次上排。
秦懷恩在後麵不緊不慢地跟著老倔頭和李老大,將他們的對話清清楚楚地聽到了耳朵裏,記在了心頭。
老倔頭今年快五十歲了,已整整在鬆江上漂了三十年,是排幫有名的“老棹頭”,可以說對鬆江是了如指掌,也難怪脾氣會這麼倔。
如果說每夥的把頭是一個夥子的組織者,那麼棹頭就是一個夥子的領導者兼技術總監,有時棹頭和把頭是同一個人。
據說老倔頭年輕時,曾受過李老大父親的恩惠,所以隻要是李老大來放排,老倔頭就一定不會上旁人的排,這規矩就算今年秦懷恩的出現,也沒能打破,可見老倔頭著實是個重情重義的人。
見李老大將老倔頭的情緒安撫得差不多了,秦懷恩走過去說,“我啥都不懂,這放排的事兒,你老給我好好說說吧!”
就這一句話,又把老倔頭的脾氣給惹起來了,“說?那得說多少功夫兒?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再說,我說了你就能記得住嗎?那得長年累月在這江上走,一點點地……”
老倔頭話還沒說完,忽然發現秦懷恩不見了,老倔頭和李老大全都愣住了,過了一會兒老倔頭才訥訥地念叨了一句,“倒真是好身手,”這可是大白天,他這雙眼睛又利得很,可愣沒看出來這人怎麼能說不見就不見了,“就是這脾氣,比我還倔!”語氣中已沒了方才的怒火。
李老大笑得很勉強,他明白越是能耐大的人,這脾氣就越是不好,可一夥子人這麼鬧下去,這趟排可倒是要怎麼走?!
不過李老大的愁緒很快便消散了,原來秦懷恩沒用多長時間便回來了,手裏拿著個裝紙筆的小布袋,還有兩大壇子府城最好的酒——學會送禮和討好人了,這是清露對秦懷恩教導的又一大成功。
清露在秦懷恩麵前言傳身教地拋了那麼多次的“媚眼兒”,現在秦懷恩拋起媚眼兒來,那絕對是熟練無比,至於取得的效果,說實話,就連秦懷恩自己都感到無比地震驚。
老倔頭相當驚訝地問,“秦爺,你還識字?”
“嗯。”秦懷恩淡然地應了一聲兒,一伸手就摘了老倔頭腰間的酒葫蘆,拍開壇口封泥,將酒灌了進去。
老倔頭看傻了眼,秦懷恩灌酒什麼都不用,還涓滴不灑,連葫蘆嘴都沒濕。
接下來,對老倔頭來說就是更為神奇的一幕:秦懷恩從短靴中掏出匕首,將兩張大紙裁成整整齊齊地小塊兒,取出麻線訂好,直接用硯台取江水磨墨,把墨水灌進準備好的小瓷瓶中,一手夾著瓷瓶捏著本子,一手拿起筆,對還在愣神兒的老倔頭說,“現在您老說吧,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寫下來就不怕忘了。”整套動作下來,迅捷得如行雲流水,一看就是做慣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