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生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公叔瑾,不僅不為此承擔任何責任,還要繼續這麼毫不留情地利用公叔寧,用公叔寧的“惡名”來成就他自己的賢名兒!
清露聽了公叔寧的話後,皺著眉,張開嘴,卻一個字都沒說出來,因為公叔寧捂住了她的嘴。
“露露,”公叔寧帶著清露已許久未見的正色說,“以往在村子裏也就罷了,畢竟山高皇帝遠,但,現下我們要回京了,就算明知你受委屈,我也得約束你謹言慎行了……”
清露想說,“我受的哪門子的委屈?!受委屈的人明明是你!”可公叔寧不鬆手,她就說不出來。
公叔寧卻猶如她肚裏蛔蟲,已接下去說,“那是我的皇兄!”“皇兄”兩個字全都咬得極重,以至於清露完全聽不出來,它們哪一個字或是哪一個身份,才是真正的重點。
而公叔寧接下來說,“無論是從君臣的角度,還是從兄弟的角度,皇兄都待我恩重如山。”時,清露已完全混亂了。
是的,做為臣子來講,“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這幾乎是所有人都認同的道德準則,況且,公叔瑾還給了公叔寧相應的回報,比如公叔寧所謂的“榮華”。
從兄長的身份來看,公叔瑾養大了公叔寧,所謂的“長兄如父”可不僅僅是說說而已,而是十餘年的如一付出和悉心教導,從這一點上來說,公叔瑾做得遠比順帝要好上太多了。
而且,公叔寧這個人是很重感情的,他如果真存著對公叔瑾的感激和真情,清露一點都不奇怪,想當初被順帝毒殺時,就算公叔瑾瞞著公叔寧,公叔寧卻是知情的,但公叔寧還是義無反顧地進宮了。
可清露還是覺得這其中有點兒問題,隻是一時間心亂如麻,根本就理不清,更沒立場去說服公叔寧——她閑著沒事兒,挑撥人家兄弟感情幹什麼?!
直到最後,公叔寧說,“露露,你的心態也要擺正,不然的話,說不定哪句話就帶來禍端,連睿兒都教歪了!”
清露先是一凜,隨後目光沉沉地點了點頭。
公叔寧這才鬆了捂著清露嘴的手,而不過是幾句話的功夫兒,他的額角便泌出了汗珠兒,不知是因緊張,還是因心力的損耗,或者,還有不為人知的其他?!
清露心疼地幫公叔寧抹去,“我記下了,阿寧,我一定調整好心態,由衷地記住皇上對你、對我們的恩情!”特別的誠心誠意。
對手不可敵!那麼,還不如放下心中的糾結和怨懟,盡情地享受所擁有的一切,這是一種對自己和他人的最好的保護!
清露並不認為自己是個豁達的人,但做為一個曆經了兩世的人,這點子眼力界兒,她還是有的。
相比之下,公叔寧這話到底是真心還是假意,反倒不那麼重要了。
公叔寧覺得,清露的聰明,有時還是很令人欣喜的,這樣真誠又明理的清露怎麼能讓他不分外珍惜呢?!
既然代價如此高昂又已然付出了,清露覺得不盡最大努力好好享受,那真是太對不起公叔寧了,於是,當他們走到府城時,整整停留了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