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兒這一夜果真沒回來,但在宮中下鑰之前,他使人回來傳話說,“皇伯父答應了,還誇獎我說,是個好弟子。”言外之意是公叔瑾並沒留下這套功法。
這讓公叔寧和清露都放下心來,睡了一夜的好覺。
其實皇宮中並不像他們想的那般平靜。
睿兒進宮時,公叔瑾還未歇下,對這個小小不速之客的到來,很是意外。
睿兒是真的委屈又為難,說到激動之處,忍不住聲淚俱下,“皇伯父,師傅真是可憐極了,小時候過得日子比我還不如……”說了很多公叔瑾在密折中看不到的細節,畢竟,做為縣令的顧謝是不會了解這些家事的。
公叔瑾的神情默默變幻,做為一個男人來講,他同情並理解秦懷恩,還想起了和順帝之間的種種齟齬,但從道義上來講,他是不會支持秦懷恩去對抗秦大川的,而從帝王的角度來講,“打造”出很多個秦懷恩的想法兒,是相當有誘惑力的。
公叔瑾先是勸導了一番睿兒,教給他如何從律法和道德規範上看待這件事,又很慈愛地答應幫睿兒解決“困難”,心中對公叔寧的處理方式十分滿意——沒有哪個帝王願意旁人染指自己的權力,哪怕隻是很小的事兒。
有了公叔瑾的承諾,睿兒完全放鬆下來,還十分信賴地將功法交給公叔瑾保管,“等明日|我出宮時,皇伯父再還給我吧!”這個也是公叔寧指點他的。
睿兒這樣的毫無保留,讓公叔瑾有稍許的汗顏,立刻打消了對功法動心思的念頭,他是什麼人,吃相不會這麼難看,再說,他又想起一件事來,睿兒是公叔家的人呐,與其打這套功法的主意,還不如收攏了睿兒。
而自打睿兒進京後,公叔瑾就一直是這麼做的,看了一眼對自己滿是孺慕之情的睿兒,公叔瑾感到,他做得還是很成功的,於是笑著對睿兒點了點頭。
萬事皆定,睿兒正要起身告辭回鳳祥宮去,祿公公已前來稟報,“皇上,皇妃娘娘遣人來接世子去怡和宮休息,說是五皇子聽說世子進宮了,一直盼著呢!”
在公叔瑾的諸位皇子中,五皇子無論年齡還是愛好,都和睿兒很是接近,公叔瑾此時聽了,並沒多想,還很寬慰地說,“懿妃有心了。”
清露進京後,得到的第一份來自後|宮的賞賜,就是出自於懿皇妃,她還為丁誌成在西北對公叔寧的無禮,表達了歉意,可以說,對王府的示好始終沒停過,現在這樣,也很正常。
睿兒到了怡和宮,先見過了懿皇妃,又吃了宵夜,就打算歇下了,五皇子卻不肯,而是纏著睿兒一個勁兒地問,有關秦家和武功秘籍的事兒。
和已經九歲的五皇子比起來,睿兒很顯然要天真不少,這個並不是智商問題,年齡差距造成的影響也不大,而是和個人心性以及身處的環境有關。
睿兒繼承了清霜性格中的寬容忍讓,而且他沒有兄弟姐妹,生活中最大的困擾來自於外部,在睿兒心中,自家人絕不會是壞人,於是,竹筒倒豆子般,把事情的前因後果說了個幹淨。